甃地
成语(Idiom):甃地
发音(Pronunciation):zhú d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行动或行为态度坚定,毫不动摇。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甃地,古代建筑中用来铺路的石板,由于铺设时需经过精心施工,所以结实耐用。成语“甃地”比喻人的行动或行为态度坚定,毫不动摇。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意志坚定,不受外界干扰或诱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当时,鲁国国君鲁隐公因为受到晋国的侵扰,被迫逃亡到了曲阜。在途中,鲁隐公的车马经过一片泥泞的地方,车子陷入了泥潭中无法前行。鲁隐公下车后,看到一个士兵正在用力地铺石板,他询问士兵为何如此努力,士兵回答:“我为国家铺路,让您的车马能够通行。”鲁隐公被士兵的坚定意志深深感动,于是下令铺设石板,车马顺利通过。后来,人们就用“甃地”来形容人的行动或行为态度坚定,毫不动摇。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信念甃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动摇。
2. 面对诱惑,他像甃地一样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成语“甃地”与坚固的石板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站在铺设的石板上,坚定地向前迈步,表示他的行动态度坚定。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坚定意志相关的成语,如“坚定不移”、“毅然决然”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要像甃地一样坚定,不被别人的意见影响。
2. 初中生(13-15岁):面对考试的困难,我决定坚持学习,像甃地一样不动摇。
3. 高中生(16-18岁):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要像甃地一样坚定,不轻易放弃。
4. 大学生(19-22岁):在面对人生选择时,我要像甃地一样坚定,相信自己的决定。
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语“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