揦子
成语(Idiom):揦子(lá zǐ)
发音(Pronunciation):lá zǐ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逞能好胜,不顾实际情况,自讨苦吃。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揦子原指用来揉搓衣物的木棒,后来引申为比喻自找麻烦或自讨苦吃。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地追求自己的目标,结果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痛苦。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适用于形容那些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追求个人目标而导致自己陷入困境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揦子”最早出现在《庄子·天运》一章中。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山上看到一只大石头,他认为自己可以用力将其推下山,以显示自己的能力。然而,他没有考虑到石头的重量和自己的实力,结果只是自讨苦吃,受伤了自己。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宾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顾实际情况,一意孤行,结果揦子了。
2. 这个项目太大了,我们揦子了,最后一无所获。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揦子”与“自讨苦吃”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用力推石头,结果只是自己受伤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例句和故事来加深对“揦子”的理解和应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不听老师的话,自己揦子了,考试没考好。
2. 初中生:他为了追求虚荣,揦子了,最后欠下了一大笔债务。
3. 高中生:他为了争夺班级的领导职位,揦子了,最后反而被同学们排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