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害群之马(hài qún zhī mǎ)
发音(Pronunciation):hài qún zhī mǎ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那些对集体或团队有害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害群之马原指在群马中患有疾病的马,如果不及时处理,会传染给其他马匹,从而影响整个群体的健康。引申为指那些对集体或团队有害的人或事物,他们的存在或行为会破坏团队的和谐和发展。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那些在团队、组织或社会中有害的人或事物,警示人们要警惕这些人或事物的存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晋书·刘琨传》中有一则故事。刘琨是晋朝时期的一位将领,他征战多年,收集了许多名马。有一次,刘琨的马群中出现了一匹患病的马,但刘琨并没有及时处理,结果这匹马传染了其他马匹,整个马群都受到了影响。这个故事就成了后来形成成语“害群之马”的典故。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之+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员工经常拖延工作,是我们团队的一匹害群之马。
2. 这个学生喜欢捣乱,成了班级的害群之马。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成语“害群之马”与故事起源中刘琨的马群相关联,想象一下那匹患病的马是一个害群之马,它的存在对整个马群有害。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狼狈为奸”、“引狼入室”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老是不听老师的话,是个害群之马。
2. 初中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经常故意捣乱,是个害群之马。
3. 高中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整天破坏班级的秩序,真是个害群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