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墉
成语(Idiom):周墉(zhōu yōng)
发音(Pronunciation):zhōu yō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行高尚、节操正直,不为外物所动摇。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周墉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墉,城也。周墉,以示貌。”意为修建城墙,是为了彰显国家的威严和形象。引申为人的品行高尚,不为外物所动摇。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周墉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坚守原则,不受世俗诱惑的情况。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的高尚品质,也可以用来自我要求自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史书之一,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描述了周公因为修建城墙而被人们称赞为“周墉”,表彰了他高尚的品德。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周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行高尚,真是个周墉之人。
2. 她始终坚守原则,是一个真正的周墉。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修建城墙相关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周公修建城墙的场景,以及他高尚的品德,这样能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高尚品德相关的成语,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忠诚义气”等,加深对于品德和道德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是个很有道德的人,像周墉一样。
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周墉学习,保持高尚的品德。
3. 高中生:只有像周墉一样保持坚守原则,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