剉辱
成语(Idiom):剉辱 (cuō rǔ)
发音(Pronunciation):cuō rǔ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侮辱、凌辱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剉辱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被人侮辱、凌辱的情况。这个词语强调了被侮辱者的尊严和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剉辱一词通常用于描述在言语或行为上对他人进行的严重侮辱。它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群体或国家受到的侮辱和凌辱。这个词语常常用于表达被侮辱者的愤怒和不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剉辱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相传,公元前6世纪,晋国的齐国使者公孙朝来到晋国,但鲁国的使者却对他进行了严重的侮辱。公孙朝感到非常愤怒和羞辱,于是他向晋国的君主报告了这一事件。君主听后非常愤怒,决定对鲁国进行报复。从此以后,剉辱一词就被用来形容严重的侮辱和凌辱。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剉辱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剉”(cuō),第二个字是“辱”(r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辞剉辱了我,让我感到非常受伤。
2. 这个国家遭受了外国的剉辱,人民感到愤怒和屈辱。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剉辱”与“侮辱”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剉辱和侮辱的发音相似,而且它们的意思也非常接近,都表示对他人的严重侮辱。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屈辱”、“羞辱”等,以扩展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那个男孩被同学们剉辱了,他非常难过。
2. 初中生(14岁):我无法忍受被人剉辱的感觉,所以我会保护自己的尊严。
3. 高中生(17岁):历史上,中国人民遭受了许多剉辱,但我们从中汲取了教训,努力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