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胆战心寒
发音(Pronunciation):dǎn zhàn xīn há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害怕或恐惧。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胆战心寒是描述人在面对恐怖、可怕的事情时,胆子战栗,心里感到寒冷。形容极度恐惧、害怕的心情。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人在遭遇恐怖、可怕的情况时的心理状态。常用于文学作品、口语交流等场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背景是项羽攻打秦国的时候,秦军将领白起率领秦军在垓下阵地布防。项羽派出韩信去挑战白起,但韩信看到秦军的阵势后,胆子战栗,心生寒意,最终没有敢与白起交战。由此,形成了“胆战心寒”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词+动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看到那只大黑猫,她的胆战心寒,赶紧往回跑。
2. 他听到了那个鬼故事后,胆战心寒地不敢一个人留在黑暗的房间里。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胆战心寒”与害怕、恐惧的情绪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自己在面对恐怖的事情时,胆子战栗,心里感到寒冷的情景,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恐惧、害怕相关的成语,如“惊恐万状”、“心惊胆战”等,扩大对情感描述的词汇掌握。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当我看到那只大蜘蛛的时候,我胆战心寒,吓得直接跑出了房间。
2. 初中生:在漆黑的夜晚,听到窗外传来的吓人声音,我胆战心寒地躲在被窝里,不敢出去看。
3. 高中生: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我感到胆战心寒,但我知道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克服恐惧,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