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梆
基本解释
用挖空的木头做成的梆子。 曹禺 《雷雨》第三幕:“四周却更显得沉闷了,偶尔听见几声青蛙叫和更夫的木梆声,暴雨就快要来了。”
成语(Idiom):木梆(mù bāng)
发音(Pronunciation):mù bā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行动迟缓,不灵活,不利索。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木梆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木指的是木头,梆指的是梆子。木梆原本是一种乐器,形状像木棒,用来敲击发出声音。因为木梆的材质比较硬,敲击起来声音较为单调,不灵活。后来,人们将这种乐器的特点引申为行动迟缓,不利索的意思。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木梆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动迟缓,不灵活,不利索。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做事情慢吞吞,不够敏捷,或者形容某人的反应迟钝,动作迟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木梆的故事来源有很多版本,其中一种说法是:相传古代有一个乐器制作匠人,他制作的木梆非常精美,发出的声音也很悦耳。有一天,他的徒弟偷偷用铜制成了一个类似的乐器,声音更加响亮,但是不灵活。当师傅发现后,他非常生气,将徒弟制作的木梆扔进了水里,徒弟只好重新制作一个木梆。从此以后,人们用木梆来形容行动迟缓,不灵活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 + 木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情总是像个木梆,动作慢吞吞的。
2. 她反应迟钝,就像个木梆一样。
3. 这个学生上课老是迟到,真是个木梆。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法记忆木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根木棒敲击,但是动作迟缓,声音单调,不灵活,从而联想到木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木梆相关的成语,如“木讷”、“呆若木鸡”等,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动作真慢,就像个木梆一样。
2. 初中生:这个人思维迟钝,动作又慢,简直就是个木梆。
3. 高中生:他的反应速度太慢了,简直就是个木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