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针
成语(Idiom):棘针(jí zhēn)
发音(Pronunciation):jí zhē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言辞尖锐刺人,使人感到不快。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棘针是由“棘”和“针”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棘是指刺人的尖锐物,针是指用来扎人的尖锐工具。棘针比喻言辞尖锐刺人,使人感到不快。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棘针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辞或行为尖锐刺人,让人感到不舒服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批评、讽刺、嘲笑等言辞,也可以用来形容行为上的刻薄、刺伤他人的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棘针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韩非子列传》中。故事讲述了韩非子和战国时期的赵国大夫李斯的一次争辩。韩非子用尖锐的言辞攻击李斯,李斯则反驳说:“棘针之所以能扎人,是因为它有尖锐的头。”这个故事表达了言辞尖锐刺人的含义。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体部分是“棘针”,表示尖锐刺人的言辞。棘和针都是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辞或行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批评总是像棘针一样尖锐刺人。
2. 她的嘲讽之言就像一根棘针,让人受伤不已。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棘针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被一根尖锐的棘针扎到,感受到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言辞尖锐相关的成语,如“锋芒毕露”、“言辞犀利”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的话就像棘针一样刺人。
2. 初中生(13-15岁):她的嘲讽之言像棘针一样让人痛苦。
3. 高中生(16-18岁):他的辛辣评论就像一根棘针,直接刺痛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