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救
成语(Idiom):防救(fáng jiù)
发音(Pronunciation):fáng ji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预防和救治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防救是指预先采取措施以防止灾害或危险的发生,并在灾害或危险发生后进行救治和抢救的行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预防措施和灾害救助工作,也可用于比喻在困难时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防救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董仲舒传》中。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主张“防患未然,救灾及时”,提出了防患和救灾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防救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防”表示预防,防止灾害的发生;“救”表示救治,抢救灾害发生后的情况。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地震之前,我们要做好防救工作,提高自救能力。
2. 政府在洪水来临之前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救措施,有效减少了灾害的损失。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将“防”字联想为一个人站在堤坝上,用手阻止着水流;将“救”字联想为一个人伸出手来抓住溺水的人。通过形象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防救相关的成语,如“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等。也可以学习相关的防灾知识和救援技巧,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要学会防救,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要及时报警求助。
2. 初中生:政府应该加强防救工作,提高灾害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的安全。
3. 高中生:我们要加强自身的防救意识,学会自救和互救,提高抗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