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民
基本解释
友善顺从之民。《书·召诰》:“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 蔡沉 集传:“友民, 周 之友顺民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多士多方》:“ 受都 去 洛 四百餘里, 召公 安得舍友民而远役讎民?”
友民(yǒu mín)
发音:yǒu mín
基本含义:友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意思是待人友善、待人有礼。
详细解释:友民这个成语由“友”和“民”两个字组成。其中,“友”表示友好、友爱的意思,“民”表示人民、人群的意思。友民的基本含义是指待人友善、待人有礼,尊重他人的权益,关心他人的利益,与人为善。
使用场景:友民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在社交场合、工作场所、家庭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以友民为准则,与人为善,待人有礼,展现出友善的态度和行为。
故事起源:友民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孟尝君在游说齐国君王时,曾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待人友善的重要性。孟尝君说,有一次他路过一片麦田,看到麦田里的麦穗都倒伏了,于是他拿起自己的帽子,帮助麦穗扶正。他的随从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孟尝君回答说:“我帮助麦穗扶正,是因为我希望人们能够待我也像我待麦穗一样。”这个故事后来就演变成了成语“友民”。
成语结构:友民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友”和名词“民”组成。
例句:
1. 他待人友民,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尊重。
2. 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待人友民,与同事和睦相处。
记忆技巧:要记住友民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友好待人、关心他人”这些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人群中,与大家友好相处,待人有礼,与人为善,这样就可以更容易记住友民的意思。
延伸学习:除了友民,还有许多与待人友善、待人有礼相关的成语,例如“以礼待人”、“待人如故”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喜欢待人友民,和同学们都是好朋友。
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待人友民,大家都愿意去找他帮忙。
3. 高中生:我觉得待人友民是一种美德,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都应该以友民为准则,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