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书
基本解释
托递书信。 明 李鹤鸣 《重刻<黄文献公集>后叙》:“敢輒託书 张副宪 ,用载赞我 虞子 ,以所刊去别为一卷繫集后,且期得报,乃以叙復。”
成语(Idiom):讬书 (tuō shū)
发音(Pronunciation):tuō sh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通过书信传递消息或请求。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讬书是由“讬”和“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讬的意思是委托、托付,书的意思是书信。讬书的意思是通过书信来传递消息或请求。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们通过书信来委托他人传递信息的行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讬书常常用来形容人们通过书信来传递消息或请求的情景。在现代社会,虽然电子邮件和手机让人们沟通更加便捷,但讬书仍然可以用来形容通过正式信函或书信来传递重要信息的情况,尤其在一些正式场合或重要商务活动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讬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这篇古代文献中。据说春秋时期,鲁国公子无知被困在楚国,他通过讬书向鲁国的大臣请求救援。这个故事成为了讬书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 + 讬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讬书给朋友,请求帮助解决困境。
2. 我们需要讬书给客户,告知他们最新的产品信息。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托付书信”的意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你把一封信交给别人,这封信里面装着你的请求或消息,就好像你通过讬书来传递信息一样。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书信文化和传统邮件制度,了解古代人们如何通过书信来交流和传递信息。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讬书给老师,请求请假去参加家庭聚会。
2. 初中生:他讬书给学校,申请参加夏令营活动。
3. 高中生:我讬书给大学,申请入学并陈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4. 大学生:他讬书给公司,请求延长实习期限。
5. 成年人:我讬书给政府部门,反映社区环境问题并请求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