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论
基本解释
(1).指泛泛无所谓的言论。《吕氏春秋·贵直》:“﹝ 孤援 ﹞哀社稷与民人,故出若言,出若言非平论也,将以救败也。”若言,此言。
(2).评论。《后汉书·霍谞传》:“ 諝 与 光 骨肉,义有相隐,言其寃滥,未必可谅,且以人情平论其理。”《隋书·徐孝肃传》:“每有争讼,皆至 孝肃 所平论之。”
成语(Idiom):平论(píng lùn)
发音(Pronunciation):píng lù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平论指公正客观地评论事物,不偏袒任何一方。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平论是由“平”和“论”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平指公平、公正,论指评论、议论。平论表示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评论事物,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偏不倚地进行评价。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平论常用于描述评价、评论、辩论等场合。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评价某个问题或者事件时,能够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平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汉书·贾谊传》中的一句话:“谊以乡人见故事,悉以平论之。”意思是说贾谊以乡人所见所闻的故事,都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进行评论。后来,这句话逐渐演变成成语“平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平论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会议上以平论的态度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2. 媒体应该以平论的角度报道新闻,不偏袒任何一方。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公正”、“客观”等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平论”的意思。可以将“平论”与“公正评论”、“客观观点”等搭配起来进行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评价、评论相关的成语,如“公正无私”、“客观公正”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平论了我们的作业,给了我们很多建议。
2. 初中生:我们班级组织了一场辩论赛,同学们都以平论的态度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3. 高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在写文章时要以平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不能偏袒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