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局
成语(Idiom):积善局
发音(Pronunciation):jī shàn j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通过长期积累善行而形成的良好习惯或善良的局面。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积善局源自《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为善良的人注重道义,而不是追求私利。积善局强调通过一次次的善行积累,可以形成善良的习惯和良好的局面。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夸奖一个人长期以来的善行和善良品质,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集体或社会形成的善良氛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对于卫灵公的提问回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后来演变成成语“积善局”。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积善”和“局”两个词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多年来一直积善为本,所以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2. 这个社区形成了一个积善局,居民之间互相帮助,和谐共处。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积善局”与“积累善行”联系起来进行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思想和《论语》的内容,以深入理解“积善局”的含义和背后的道德观念。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要每天帮妈妈收拾房间,这样我也能形成一个积善局。
2. 初中生:我们班级经常组织公益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我们想让整个学校形成一个积善局。
3. 高中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善行,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为社会形成一个积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