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吏
成语(Idiom):善吏
发音(Pronunciation):shàn l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能够以公正、廉洁、贤能的方式治理国家或地方的官员。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善吏是指具备良好品德和卓越才能的官员,能够以公正、廉洁、贤能的方式治理国家或地方。他们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勤勉公务,关心百姓疾苦,善于化解纷争,行使权力时没有私心杂念,以公正和廉洁的方式处理政务。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善吏一词常用于描述优秀的政府官员,也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具备良好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论语·子路》中有一则对话,孔子问子路:“仲由可使从政乎?”子路回答:“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孔子笑而不答,表示子路有能力从政。后来,子路的治理能力得到了验证,他成为了一位善于为民服务的官员。因此,“善吏”一词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善吏,以公正廉洁的方式治理着这个地方。
2. 这个国家需要更多的善吏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善良的官员”或“为民服务”的概念相联系,来记忆“善吏”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善吏,如唐朝的李世民、宋朝的包拯等,了解他们的治理思想和成就。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想长大后当一名善吏,为人民服务。
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善吏学习,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
3. 高中生:善吏的品质是一个政府官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4. 大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社会治理,培养更多的善吏来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