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赂
成语(Idiom):纳赂
发音(Pronunciation):nà nǔ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接受贡品或礼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纳赂是指接受贡品或礼物。在古代,君主或高官可以接受来自下属或外国的贡品作为对其地位和权力的一种承认和尊重。纳赂不仅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表现。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纳赂常常用于形容高官或权贵接受贡品或礼物的情景。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因为地位高而受到别人的奉承和礼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纳赂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在古代,君主或高官可以接受来自下属或外国的贡品作为对其地位和权力的一种承认和尊重。这些贡品通常是珍贵的物品,如黄金、宝石、动物等。君主或高官接受这些贡品,既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表现。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纳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纳”表示接受,第二个字“赂”表示贡品或礼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为地位高,经常纳赂,收到了很多珍贵的礼物。
2. 这位官员收受了大量的纳赂,最终被揭发并受到了处罚。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高官坐在宝座上,接受着来自下属和外国的贡品和礼物,展现着他的权力和地位。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纳贿”、“贿赂”等,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妈妈生日的时候,我纳赂她一个漂亮的手链。
2. 初中生:这位老师经常纳赂,同学们都很羡慕他。
3. 高中生:政府官员收受纳赂是一种违法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