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布
基本解释
指酒旗。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酒店门前三尺布,人来人往图主顾。”
成语(Idiom):三尺布
发音(Pronunciation):sān chǐ b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言行严肃庄重,像三尺布一样不可轻易妄动。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三尺布是指宽度为三尺(约一米)的布料,常用来制作衣物。成语“三尺布”比喻人的言行态度庄重严肃,不轻易妄动或变化。用来形容人有稳重的性格和行为,不轻易受外界影响。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庄重、不轻易改变主意或受到外界影响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据史书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梁代的《梁书·祠部志》中。当时,梁武帝萧衍听说有人在丧礼上使用宽度为三尺的布料,觉得这种举止过于庄重,于是就用“三尺布”来形容这种庄重的言行态度。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 + 三尺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为人举止一直像三尺布一样,从不轻易妄动。
2. 她的性格很稳重,做事态度总是像三尺布一样庄重。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想象一块宽度为三尺的布料,将自己包裹在其中,感受庄重和不轻易妄动的态度。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性格和行为的成语,如“心如止水”、“一丝不苟”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他的举止总是像三尺布一样庄重,老师们都很喜欢他。
初中生:她的性格很稳重,做事情总是像三尺布一样不轻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高中生:他的言行举止一直像三尺布一样庄重,给人一种非常可靠的感觉。
大学生:在面对重要的决策时,我会像三尺布一样稳重思考,不轻易妄动。
成年人:在职场上,我们应该保持三尺布的态度,不被琐事所干扰,保持庄重和稳重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