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服
基本解释
古代指王畿以东的地方。 唐 萧颖士 《游马耳山》诗:“兹山表东服,远近瞻其名。”
成语(Idiom):东服(dōng fú)
发音(Pronunciation):dōng f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朝廷的衣服,也泛指官服。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东服原指古代中国朝廷的衣服,后来泛指官服。成语“东服”用来形容官员的身份、地位或仪态庄重,也有时表示官员职位的高低。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官员的仪态庄重或者对官员的尊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说,东汉末年,曹操曾在宴会上问座上官员:“你们官服的裁剪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官员们纷纷回答:“这是东汉时期的规定。”曹操听后大怒,因为他认为东汉时期的官员德政不修,不值得效仿,于是就有了成语“东服”来形容官员的仪态庄重。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动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穿着整齐庄重的东服出席了会议。
2. 这位官员的东服衣着典雅,仪态庄重。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东汉时期的官服联系起来记忆,想象官员穿着庄重的东服出现在古代朝堂的场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中国古代的官服制度,以及中国古代官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幼儿园学生:老师穿着漂亮的东服给我们上课。
2. 小学生:我长大了要当官员,穿上东服为国家做贡献。
3. 中学生:这位校长的东服衣着整齐,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
4. 大学生:我将来希望能穿着东服参与国家的决策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