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摇
成语(Idiom):蜚摇(fēi yáo)
发音(Pronunciation):fēi yá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言行轻浮、不稳定,无定见。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蜚摇是由“蜚”和“摇”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蜚指飞翔,摇指摇晃。合在一起表示言行轻浮、不稳定,没有坚定的立场或主张。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蜚摇多用来形容人的言行轻浮,没有坚定的立场或主张。可以用来形容某人一会儿说一件事,一会儿又说另外一件事,没有一贯的态度或立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魏国有一位公子,经常变换主张,言行不定。他的父亲对他说:“你的言行就像蜚鸟一样,时而在这边,时而在那边,没有稳定的位置。”从此,人们就用“蜚摇”来形容言行不定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蜚摇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蜚”和动词“摇”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立场一直蜚摇不定,没有坚定的主张。
2. 这个人言行蜚摇,不值得信任。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蜂鸟在空中飞舞,时而在这边,时而在那边,没有固定的位置,就像一个人的言行蜚摇不定。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言行不定的成语,例如“三心二意”、“口是心非”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的答案总是蜚摇不定,让老师很头疼。
2. 中学生(13-18岁):她一会儿说喜欢这个明星,一会儿又说喜欢那个明星,真是蜚摇不定。
3. 大学生(19-22岁):他在辩论中的观点总是蜚摇不定,缺乏坚定的立场。
4. 成年人(23岁及以上):这个政治家的言行一直蜚摇不定,没有坚定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