慴讋
成语(Idiom):慴讋(shè shěn)
发音(Pronunciation):shè shě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慑服而恭敬。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慴讋是一个形容词成语,指的是对于权势、威严等感到敬畏和恭敬。慴讋强调了人们在面对权威时的恭敬和服从态度。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慴讋常用于形容人们对权威人物或有威严的事物表现出的敬畏和恭敬。可以用来形容对长辈、老师、领导等有权威地位的人的尊敬和恭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慴讋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事中,晋国的公族人士骄横傲慢,不尊重君王。昭公为了惩罚他们,派遣宰相郤犨前去训诫。郤犨到达后,以威慑的态度训斥了公族人士,他们感到非常敬畏和恭敬。因此,人们用“慴讋”来形容对权威的敬畏和恭敬。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慴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构成的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学生们对校长的慴讋态度令人钦佩。
2. 面对老师的严厉批评,他表现出了慴讋的态度。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慑”字和“恭”字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慑意为敬畏,恭意为恭敬,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慴讋。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权威、敬畏、恭敬相关的成语,如“敬慕”、“敬畏”等。这些成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慴讋这个成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对老师的慴讋态度使我获得了老师的认可。
2. 初中生:学生们对校长的慴讋态度赢得了校长的尊重。
3. 高中生:他对权威的慴讋态度使他在学校里备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