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樗叶(chū yè)
发音(Pronunciation):chū yè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心不正,言行不端正。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樗叶是一种形状不规则的树叶,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不正,言行不端正。成语“樗叶”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思不正,行为不端,不守道义。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批评那些心术不正,行为不端的人。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遵守道德规范,不守信用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樗叶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津侯列传》。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官员叫平津侯,他贪图权力,心思不正,行为不端。一天,平津侯在宴会上喝醉了,他突然拿起一片樗叶,当众说:“我就是这样的人,心思不正,行为不端。”从此,人们用“樗叶”来形容心思不正,行为不端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结构,形容人的品德不正,言行不端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正派,但实际上心思像樗叶一样不正。
2. 这个人的行为举止常常令人讨厌,真是个樗叶之徒。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樗叶”想象成一个形状不规则的树叶,用来形容人的心思不正,行为不端正。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心怀鬼胎”、“品行不端”等,扩大对于人品和道德的认识。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是个樗叶之徒,经常欺负我们。
2. 初中生:这个同学挺樗叶的,老师都不喜欢他。
3. 高中生:他在班上一直被认为是个樗叶之徒,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