蹂藉
成语(Idiom):蹂藉(róu jié)
发音(Pronunciation):róu ji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蹂躏摧毁,使受到严重的伤害或损失。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指用武力、压迫等手段摧毁、伤害或侵犯他人,使其受到严重的打击、损失。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战争、灾难、迫害等情况下对人民、国家、事物等造成的严重破坏、伤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公元前532年,鲁国国君僖公在位时,鲁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当时,齐国的国君庄公趁机侵略鲁国,将其国土蹂藉得一片狼藉。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历史事件中衍生出来的。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蹂”和“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场战争使这个城市蹂藉成废墟。
2. 那位艺术家的作品被批评家蹂藉一番。
3. 自然灾害使农田蹂藉,农民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蹂藉”记忆为“肉被踩破”。由于“蹂”和“肉”发音相近,而“藉”和“踩”发音相近,通过将这两个词结合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蹂藉”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类似意义的成语,如“蹂躏”、“蹂躏不已”等,可以帮助扩展对“蹂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战争使人们的家园蹂藉,他们失去了温暖的家。
2. 初中生:这场地震蹂藉了整个城市,许多人失去了家园。
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经济被腐败的官员蹂藉,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4. 大学生:这个企业被竞争对手蹂藉,最终破产倒闭。
5. 成年人:他的梦想被现实蹂藉,他感到非常失望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