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束
基本解释
逐节缠束。《淮南子·齐俗训》:“非不能竭国麋民,虚府殫财,含珠鳞施,纶组节束,追送死也,以为穷民絶业而无益於槁骨腐肉也。” 高诱 注:“束,缚也。”
成语(Idiom):节束(jié shù)
发音(Pronunciation):jié sh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节制束缚自己的言行举止,约束自己的行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节束指在言行举止上自我约束,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它强调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不做超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事情,不违背道德伦理。节束也可以理解为自我约束,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得体、庄重。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节束一词常常用于教育、道德、礼仪等方面的讨论,强调个人应该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修养、有品德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节束一词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节束属于动宾短语,由“节”和“束”两个词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为公众人物,他一直很懂得节束自己的言行。
2. 他的品行端正,举止庄重,一直以来都能很好地节束自己。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节束”一词。可以想象自己身上绑着一根绳子,这根绳子代表着约束和节制,让自己的行为有所束缚,从而记住“节束”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节制、克制、自律等,以扩展对节束概念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要节束自己,不再打闹影响别人学习。
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节束自己的网络使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
3. 高中生:在校园里,我们要节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学生。
4. 大学生:大学生活需要自我节束,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5. 成年人:在工作场合,我们要节束自己的情绪,保持专业和冷静。
以上是关于“节束”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