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
敬畏(jìng wèi)
发音:jìng wèi
基本含义:对崇高、伟大的事物或人心生敬畏之情。
详细解释:敬畏是指对于崇高、伟大的事物或人心生敬畏之情。它包含着对于权威、尊严、法律、道德等的敬畏,是一种对于超越自身的力量的敬畏和敬重。
使用场景:敬畏常用于描述对于神、上帝、国家、父母、老师等具有崇高地位的事物或人的敬畏之情。它可以用于表达对于高尚品质、道德原则的尊重和敬仰。
故事起源:敬畏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鹤鸣》中,原文是“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敬慎威仪,以修豫阜。”这里的“敬慎威仪”即指敬畏。后来,敬畏成为常用的词语,并在祭祀、礼仪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
成语结构:敬畏是一个由动词“敬”和形容词“畏”组成的成语,表示对于崇高事物的敬重和畏惧之情。
例句:
1. 他对老师的敬畏之情使他成为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
2. 在面对伟大的自然景观时,人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敬畏之情。
记忆技巧:可以通过将“敬”和“畏”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面对一个崇高而伟大的事物时,不禁感到既敬重又畏惧。
延伸学习: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有关敬畏的内容,可以了解相关的哲学和宗教思想,例如儒家思想中的敬畏之心和佛教中的敬畏心。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对我的爸爸妈妈心怀敬畏,因为他们是我最亲近的人。
2. 中学生(13-18岁):面对老师的教诲,我们应该怀有敬畏之心,认真学习。
3. 大学生(19-22岁):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对知识充满敬畏之情,虚心学习。
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版权声明】 本文为查字典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查字典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