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迹
成语(Idiom):麤迹(cū jì)
发音(Pronunciation):cū j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粗糙、粗略的痕迹。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麤迹是由“麤”和“迹”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麤”表示粗糙、粗略的意思,“迹”表示痕迹、印记的意思。麤迹形容东西的痕迹粗糙、不精细。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麤迹多用于形容东西的痕迹不细致、不精确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书写潦草、字迹潦草、画作粗糙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淮南子·精神训》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楚国有一位名叫王贡的人,他很善于画山水画。有一天,王贡在画山水时,画得非常粗糙,没有细致入微的痕迹。他的朋友看到后笑着说:“你的画像是麤迹。”从此,人们就用“麤迹”来形容东西的痕迹粗糙、不精细。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写字的时候总是匆匆忙忙,字迹总是麤迹。
2. 这幅画的线条太粗糙了,完全是麤迹。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麤迹”与“粗糙的痕迹”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画画时,因为匆忙而画出了粗糙的线条,形成了麤迹。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麤迹”相关的成语,如“粗制滥造”、“马马虎虎”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写字的时候太着急了,所以字迹都是麤迹。
2. 初中生:他的画画水平不高,每次画出来的作品都是麤迹。
3. 高中生:他的书法水平很差,字迹总是麤迹,没有一点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