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尾
成语(Idiom):摇尾
发音(Pronunciation):yáo wě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恭顺谄媚,迎合他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摇尾是由“摇”和“尾”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像小狗一样迎合他人,表现出极度的恭顺和谄媚。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为了取悦他人而不择手段地迎合对方,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在面对权威或者有权势的人时过分恭顺和谄媚的行为。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员工对老板极度奉承,或者一个学生对老师过分巴结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摇尾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据说,有一只狗一直跟随着一位富人,非常恭敬地摇动尾巴,以示对主人的忠诚和顺从。这个故事通过狗摇尾的动作,来比喻人们为了迎合他人而丧失独立思考和个性。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摇尾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摇”是动词,表示摇动;“尾”是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为了博取老板的欢心,总是像只狗一样摇尾巴。
2. 这个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赞赏,总是摇尾巴,没有自己的主见。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摇尾”与狗摇动尾巴的形象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像一只小狗一样摇动尾巴,表示他迎合他人,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摇尾相关的成语,如“摇头摆尾”、“摇摇欲坠”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为了讨好老师,总是摇尾巴,做作业也特别认真。
2. 初中生(13-15岁):为了在班级里受欢迎,他总是摇尾巴,迎合同学们的意见。
3. 高中生(16-18岁):为了得到老师的赞赏,他不惜摇尾巴,主动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4. 大学生(19-22岁):他为了在实习期间给老板留下好印象,总是摇尾巴,主动承担各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