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踞
成语(Idiom):箕踞
发音(Pronunciation):jī j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坐姿懒散,不庄重。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箕,指箕帚,用来扫地的工具;踞,指踞坐,即坐下。箕踞形容人坐下时姿势懒散,不庄重。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不端正的坐姿,也可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态度不端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汉书·班彪传》中有一段记载,班彪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文学家和官员。他曾经在朝廷上坐得很懒散,因此被人批评为“箕踞”。这个故事成为了“箕踞”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两个词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会议上箕踞坐着,一点也不庄重。
2. 这位领导箕踞在办公室里,完全不顾及形象。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箕帚和坐姿联系起来记忆。箕帚是用来扫地的工具,而箕踞形容的是人坐姿懒散,不庄重的样子。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有关中国古代礼仪和文化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箕踞在课桌上,老师批评了他的坐姿。
2. 初中生:他箕踞在教室里,一点也不像个学生样。
3. 高中生:他箕踞在图书馆里看书,引起了其他读者的不满。
【版权声明】 本文为查字典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查字典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