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躯
基本解释
托身。《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晋 左芬 《齐杞梁妻赞》:“哀崩高城,诉情穹旻,遂赴 淄川 ,託躯清津。”《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晋 傅咸 《芸香赋》:“携昵友以逍遥兮,览伟草之敷英;慕君子之弘覆兮,超託躯於朱庭。”参见“ 託身 ”。
成语(Idiom):讬躯
发音(Pronunciation):tuō q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讬躯意为把自己的生命交托给他人,表示将自己的命运完全依赖于他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讬躯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讬”意为托付,委托,而“躯”意为身体。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自己的身体、生命等完全托付给他人,表示对他人的绝对依赖和信任。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讬躯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他人的绝对依赖和信任,特别是在面临危险或困境时。例如,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对朋友或亲人的信任和依赖,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对领导或上司的绝对服从和信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讬躯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做曹沫的人,他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围困,无法逃脱。这时,他将自己的身体交托给一个叫做杨修的朋友,请求他保护自己的尸体不被敌人侮辱。杨修答应了曹沫的请求,并在曹沫死后将他的尸体带回了家乡。这个故事成为了“讬躯”的来源,成为了形容人们对他人的绝对信任和依赖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讬躯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讬”是动词,表示托付;“躯”是宾语,表示身体。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对朋友讬躯,终身不离不弃。
2. 在危机时刻,他毫不犹豫地讬躯于他人。
3. 她对丈夫的讬躯是无条件的,从不怀疑他的决策。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将自己的身体托起来交给另一个人,表示绝对的信任和依赖。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信任和依赖相关的成语,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推心置腹”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讬躯于我的好朋友,因为我知道他会帮助我。
2. 初中生:在比赛中,我讬躯于我的队友,因为我相信他们能够完成任务。
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我讬躯于我的老师,希望他能给我一个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