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服
成语(Idiom):裁服
发音(Pronunciation):cái f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通过审判、裁决等法律手段来使对方服从或接受某种判决。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裁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裁指审判、裁决,服指服从、接受。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通过法律手段使对方服从或接受某种判决。它常常用来形容通过正义的力量来解决争端或纠纷,使对方无法抵抗或拒绝。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裁服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法律、司法或纠纷解决的场景中。例如,当一个人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胜诉,对方无法抵抗或拒绝判决时,可以使用裁服来形容这个情况。此外,裁服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道德或理性的力量下接受某种判决或决定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考证,裁服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五年》:“裁之不可,裁服之。”这句话是描述当时齐国的国君僖公在处理国内纷争时,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了争端,使对方无法抵抗或拒绝。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成语裁服,用来形容通过法律手段使对方服从或接受某种判决。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裁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裁指审判、裁决,服指服从、接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法庭上,法官的公正判决让被告方裁服。
2. 通过法律手段,我们成功地裁服了对方的抵抗。
3. 面对正义的力量,罪犯终究会裁服。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裁服这个成语。例如,可以联想成“裁决使对方服从”,或者将裁服的发音与“才服”相近,表示对方在法律审判下才服从。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法律或司法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更多关于裁判、判决和司法程序的内容。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老师公正地裁服了调皮的学生。
2. 初中生(13-15岁):在辩论赛中,我们通过有力的证据裁服了对方。
3. 高中生(16-18岁):司法制度的完善能够保证公民在法庭上得到裁服。
4. 大学生(19-22岁):通过法律手段,我们成功地裁服了不法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