跂蹻
成语(Idiom):跂蹻(qí jué)
发音(Pronunciation):qí ju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行走时踮起脚尖,形容轻盈敏捷的步伐。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跂蹻是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跂和蹻。跂指行走时踮起脚尖,蹻指翘起脚尖。跂蹻合在一起,形容人走路轻盈、敏捷。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跂蹻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行走时姿态轻盈,步伐敏捷,像猫一样灵活。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跂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据说,梁惠王曾经问孟子如何治理国家,孟子回答说:“跂蹻担石者为不重,鸣盛者为不大声。”意思是说,行走时踮起脚尖担石头的人不觉得重,又用力的人不觉得声音大。孟子用这个成语来比喻治理国家要轻而有力,不拖泥带水。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动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走路的姿态像猫一样跂蹻。
2. 这个运动员的跑步姿势非常跂蹻。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跂蹻的发音与轻盈敏捷的动作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也可以将跂蹻的意思与猫儿行走的姿态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学习其他含有跂蹻的成语,如“跂蹻檐前”,来扩展对跂蹻的理解和应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跑步的样子像猫一样跂蹻。
2. 初中生:她的舞蹈动作非常跂蹻,非常优美。
3. 高中生:这位选手的跳高动作跂蹻,让人赏心悦目。
4. 大学生:他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真是跂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