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帖
基本解释
亦作“户贴”。登记每户田产或人口的册子。《宋史·食货志上二》:“﹝方田﹞凡田方之角,立土为埄,植其野之所宜木以封表之。有方帐,有庄帐,有甲帖,有户帖;其分烟析产、典卖割移,官给契,县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为正。”《元典章·户部三·异姓继承立户》:“今次追到 万洪 户帖查照,与各人所供相同。”《元典章·户部三·抄数户计军产》:“有司随即出给印押户贴付各户收执。”《明史·食货志一》:“ 太祖 籍天下户口,置户帖、户籍,具书名、岁、居地。籍上户部,帖给之民。”
成语(Idiom):户帖
发音(Pronunciation):hù tiē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家门上贴的纸片,用来表示家庭的团结和幸福。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户帖原指家门上贴的纸片,用来表示家庭的团结和幸福。后引申为表示家庭和睦、亲密的象征。此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家庭和谐、团结的场景。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家庭和睦、团结,也可用来形容团队、集体等的团结一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一则故事。淮阴侯刘邦曾在战争中被敌人围困,家人担心他的安危,于是将家门上的户帖撕下一半,寄给刘邦,表示家人的牵挂和期望。刘邦受到鼓舞,最终成功突围。这个故事象征了家庭的团结和亲情。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结构,由“户”和“帖”两个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们一家人都很和睦,真是一幅户帖。
2. 这个团队的成员关系非常好,像一张户帖一样紧密。
3. 只有家庭和睦团结,才能贴出一张真正的户帖。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个家门上贴满了纸片的情景,表示家庭的团结和幸福,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家庭和团结相关的成语,如“家和万事兴”、“和睦相处”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家里人关系很好,我们是一张户帖。
2. 初中生:班级里的同学关系都很好,我们就像一张户帖。
3. 高中生:只有家庭和睦团结,才能贴出一张真正的户帖。
4. 大学生:我们宿舍的室友相处得很好,就像一张户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