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之死(4)
元春走了过去。她对抱琴又现烂漫风采,很是欣悦。抱琴打小就在府里侍候她,后来随她进宫,自从当了宫女,禁中规矩比府中严了百倍,抱琴变得不仅不苟言笑,就是声量高些的时候,也不再有过。没想到这回随驾巡游,却难得有这么个空当儿,开怀一笑。
元春在盆边驻足,伸手摸了摸盆中水,还算温和。因问抱琴:“你给我带上乞巧针了么?”抱琴说:“正当节气,我自然给准备着。今晚定有大月亮,娘娘无妨在此乞巧,也算一大乐事了!”
正说着,夏太监来,抖着一脸的笑纹,请安后传旨说:“万岁爷在正院接见大员们,并要与袁、邬二帅议事,因派小的来此安排娘娘先用晚膳。”
元春便对他说:“给我尽量捡些素净的菜肴。有清粥小菜最好!
元妃用过晚膳,天已黑净,天上果然一块紫云移开,露出一轮圆月,月光中有蝙蝠剪翅翻飞。
抱琴拿来一根九孔银针,元春在院中水盆边,先对天默祷一阵,随即便将那针往水面上轻轻一放,只见那针在水面上旋转两圈后,便漂定水面,不再移动。元春抱琴两双眼睛,盯准了那乞巧针在水盆底上的投影……
抱琴先看出来,竟是很粗黑的一道。元春原期待那针上的九孔,无论如何能在盆底上漏出些奇妙的图案,没想到却粗黑得那么完整。
元春正心中思忖,抱琴嘻嘻地笑着说:“这影儿,倒让我想起归省那年元宵节,娘娘作的那首灯谜诗来了: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背了三句,她停住了,因为那首谜底为爆竹的灯谜诗,最后一句是“回首相看已化灰”,想起来实在不够吉利;于是抱琴转而引申说:“娘娘请看,这影儿多像一个胖娃娃呀!胖小子出世,那呱呱的啼声,不也正是身如束帛气如雷吗?不也会一声震得人皆恐吗?不也就能使妖魔胆尽摧了么?”
抱琴的话,正合元春的私心。她正待再俯首细观,却忽然院门边响起一声:“好个能使妖魔胆尽摧!”
原来是圣上来了,元春与抱琴惶恐中赶忙跪接。
4
月亮照着一处神秘的山坳。那是潢海铁网山最险恶的一隅。
山顶上,在密密的樯树林中,隐藏着哨楼,日夜监视着那通向这一地点的惟一路径。在半山的竹丛中,隐蔽着完整的庄院,一应生活所需的房舍物件,应有尽有。而在山阴的一片台地上,则有一个练兵场。
这是一个绿林好汉的独立王国。
月色中,两个矫健的身影,显现在练兵场上。
一位是原神武将军冯唐的公子冯紫英,一位是原圣文将军卫冰的公子卫若兰。
冯紫英甫进入场地,便张弓一箭,朝最那头一个箭靶猛射,只听见“当”的一声,冯紫英道:“竟落地了!”
卫若兰道:“是射中上回那箭的箭尾了!上回那箭,你是正射在仇琛的脑门上啊!”
卫若兰也弯弓射箭。但他不慌不忙,未射之先,把衣襟掖好,将腰绦上挂的一只赤金点翠的金麒麟理到大腿外侧,瞄准之后,方从容射出,只听“嗖”的一声,正中另一箭靶。
两人朝那边箭靶走去。冯紫英笑道:“你这样地‘慢工细活’,在宁国府天香楼下射圃,倒能博珍大哥等哄然叫妙;用到实战上,可就未等这边箭出,只怕那边箭早飞过来了!”
卫若兰笑道:“这里靶场虽为实战而设,可处处细部,都让人想起京中射圃之欢啊!这里其实何尝不是射圃?只不过‘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罢了!”
冯紫英拍他肩背两下道:“引用不伦不类!应罚你一大海!”
卫若兰道:“天下有伦有类的话都让那些道貌岸然的人说尽了!你我虽时有非伦非类之语,只要心有灵犀一点通,听来自有禅意在啊!”
冯紫英点头不语。两人走到一排靶子前,细看,原来冯紫英那新箭的箭镞竟挤进了旧箭的镞眼,落到地下的,倒是那枝旧箭。而卫若兰所射,正中靶人的右眼。
冯紫英望见,月光下卫若兰所佩的金麒麟闪着诡异的光,因叹道:“你跟史大姑娘的事儿,怎么个了局啊!”
卫若兰将那金麒麟握入手中,凝视着,不禁悲从中来。须臾,他眼角反照出几星月光。
在近一年来的岁月里,冯紫英的父亲神武将军冯唐,与卫若兰的父亲圣文将军卫冰,都被皇帝罗织在一个案子里,下了大狱。冯唐前些时已瘐死狱中,而卫冰是绞监候,眼看入秋,其命无多了。他们正是抱着复仇之心,集结到这个地方来的。在父亲陷狱之前,卫若兰与忠靖侯史鼎的侄女儿,也就是贾府史太君的侄孙女、贾宝玉的表妹,已经定亲;那时贾宝玉已经与薛宝钗成婚,成婚后贾宝玉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有一回他清醒时,应邀到冯紫英家射圃,那时冯紫英家尚未毁败,到场的还有柳湘莲、蒋玉菡、陈也俊等,卫若兰自然也在;就在那一天,宝玉将一个赤金点翠的金麒麟给了卫若兰,对他说:“史湘云自小就佩有一个雌金麒麟,这个是我在清虚观得来的,看来冥冥中自有天定,现在将这雄麒麟给你,你们成婚时,恰好也就麒麟会合。史妹妹是个好姑娘,最难得的是心地阔朗、口快言直!祈祝你们白头偕老吧!”当时卫若兰接过,心中无比感激。谁知此后不久,冯、卫两家便遭了罪,卫若兰无力迎娶史湘云,而史家亦不好主动退婚。但卫若兰每日佩着这金麒麟,抚摸之中,常不禁悲从中来,长吁短叹。
元春在盆边驻足,伸手摸了摸盆中水,还算温和。因问抱琴:“你给我带上乞巧针了么?”抱琴说:“正当节气,我自然给准备着。今晚定有大月亮,娘娘无妨在此乞巧,也算一大乐事了!”
正说着,夏太监来,抖着一脸的笑纹,请安后传旨说:“万岁爷在正院接见大员们,并要与袁、邬二帅议事,因派小的来此安排娘娘先用晚膳。”
元春便对他说:“给我尽量捡些素净的菜肴。有清粥小菜最好!
元妃用过晚膳,天已黑净,天上果然一块紫云移开,露出一轮圆月,月光中有蝙蝠剪翅翻飞。
抱琴拿来一根九孔银针,元春在院中水盆边,先对天默祷一阵,随即便将那针往水面上轻轻一放,只见那针在水面上旋转两圈后,便漂定水面,不再移动。元春抱琴两双眼睛,盯准了那乞巧针在水盆底上的投影……
抱琴先看出来,竟是很粗黑的一道。元春原期待那针上的九孔,无论如何能在盆底上漏出些奇妙的图案,没想到却粗黑得那么完整。
元春正心中思忖,抱琴嘻嘻地笑着说:“这影儿,倒让我想起归省那年元宵节,娘娘作的那首灯谜诗来了: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背了三句,她停住了,因为那首谜底为爆竹的灯谜诗,最后一句是“回首相看已化灰”,想起来实在不够吉利;于是抱琴转而引申说:“娘娘请看,这影儿多像一个胖娃娃呀!胖小子出世,那呱呱的啼声,不也正是身如束帛气如雷吗?不也会一声震得人皆恐吗?不也就能使妖魔胆尽摧了么?”
抱琴的话,正合元春的私心。她正待再俯首细观,却忽然院门边响起一声:“好个能使妖魔胆尽摧!”
原来是圣上来了,元春与抱琴惶恐中赶忙跪接。
4
月亮照着一处神秘的山坳。那是潢海铁网山最险恶的一隅。
山顶上,在密密的樯树林中,隐藏着哨楼,日夜监视着那通向这一地点的惟一路径。在半山的竹丛中,隐蔽着完整的庄院,一应生活所需的房舍物件,应有尽有。而在山阴的一片台地上,则有一个练兵场。
这是一个绿林好汉的独立王国。
月色中,两个矫健的身影,显现在练兵场上。
一位是原神武将军冯唐的公子冯紫英,一位是原圣文将军卫冰的公子卫若兰。
冯紫英甫进入场地,便张弓一箭,朝最那头一个箭靶猛射,只听见“当”的一声,冯紫英道:“竟落地了!”
卫若兰道:“是射中上回那箭的箭尾了!上回那箭,你是正射在仇琛的脑门上啊!”
卫若兰也弯弓射箭。但他不慌不忙,未射之先,把衣襟掖好,将腰绦上挂的一只赤金点翠的金麒麟理到大腿外侧,瞄准之后,方从容射出,只听“嗖”的一声,正中另一箭靶。
两人朝那边箭靶走去。冯紫英笑道:“你这样地‘慢工细活’,在宁国府天香楼下射圃,倒能博珍大哥等哄然叫妙;用到实战上,可就未等这边箭出,只怕那边箭早飞过来了!”
卫若兰笑道:“这里靶场虽为实战而设,可处处细部,都让人想起京中射圃之欢啊!这里其实何尝不是射圃?只不过‘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罢了!”
冯紫英拍他肩背两下道:“引用不伦不类!应罚你一大海!”
卫若兰道:“天下有伦有类的话都让那些道貌岸然的人说尽了!你我虽时有非伦非类之语,只要心有灵犀一点通,听来自有禅意在啊!”
冯紫英点头不语。两人走到一排靶子前,细看,原来冯紫英那新箭的箭镞竟挤进了旧箭的镞眼,落到地下的,倒是那枝旧箭。而卫若兰所射,正中靶人的右眼。
冯紫英望见,月光下卫若兰所佩的金麒麟闪着诡异的光,因叹道:“你跟史大姑娘的事儿,怎么个了局啊!”
卫若兰将那金麒麟握入手中,凝视着,不禁悲从中来。须臾,他眼角反照出几星月光。
在近一年来的岁月里,冯紫英的父亲神武将军冯唐,与卫若兰的父亲圣文将军卫冰,都被皇帝罗织在一个案子里,下了大狱。冯唐前些时已瘐死狱中,而卫冰是绞监候,眼看入秋,其命无多了。他们正是抱着复仇之心,集结到这个地方来的。在父亲陷狱之前,卫若兰与忠靖侯史鼎的侄女儿,也就是贾府史太君的侄孙女、贾宝玉的表妹,已经定亲;那时贾宝玉已经与薛宝钗成婚,成婚后贾宝玉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有一回他清醒时,应邀到冯紫英家射圃,那时冯紫英家尚未毁败,到场的还有柳湘莲、蒋玉菡、陈也俊等,卫若兰自然也在;就在那一天,宝玉将一个赤金点翠的金麒麟给了卫若兰,对他说:“史湘云自小就佩有一个雌金麒麟,这个是我在清虚观得来的,看来冥冥中自有天定,现在将这雄麒麟给你,你们成婚时,恰好也就麒麟会合。史妹妹是个好姑娘,最难得的是心地阔朗、口快言直!祈祝你们白头偕老吧!”当时卫若兰接过,心中无比感激。谁知此后不久,冯、卫两家便遭了罪,卫若兰无力迎娶史湘云,而史家亦不好主动退婚。但卫若兰每日佩着这金麒麟,抚摸之中,常不禁悲从中来,长吁短叹。
上一篇:贾元春之死(后记)
下一篇:妙玉之死(10)
网友关注
- 终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杨杜赵裴传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第二三章 甘林达满足了多萝茜的愿望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第八章 送命的罂粟花田
- 圣母的小酒杯
- 麦穗的故事
- 第十一章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来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国家
- 老汉伦克朗
- 第七章 惊险的旅程
- 朱特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传
- 第十六章 任苏杜郑仓传
- 洗染匠和理发师的故事
- 第六章 董二袁刘传第六
- 第十三章 钟繇华歆王朗传
- 第一章 旋风来了
- 第十三章 救助
- 女王祖白绿和糖饭桌子的故事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睡着的国王的故事
- 第五章 后妃传第五
- 第七章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 上帝的食物
- 哈·曼丁的故事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 第十四章 飞猴
- 渔翁、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
- 第二十章 美丽的瓷器城
- 第二十一章 王卫二刘傅传
- 海姑娘和她儿子的故事
- 第四章 穿过森林去的路
- 蠢汉、驴子与骗子的故事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 第十九章 会捉人的树
- 三根绿枝
- 补鞋匠迈尔鲁夫的故事
- 第十章 守卫城门的人
- 第二章 武帝纪第二
- 第十七章 轻气球怎样飞走的
- 第十二章 找寻恶女巫
- 第十七章 张乐于张徐传
- 第十六章 大骗子的魔术
- 第二章 会见芒奇金人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刘蒋刘传
- 第十九章 任城陈萧王传
- 第六章 一只胆小的狮子
- 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
- 第四章 三少帝纪第四
- 第十五章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 第二一章 狮子成为兽国之王
- 第五章 救出了铁皮人
-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 第一章 武帝纪第一
- 第九章 后诸夏侯曹传
- 撒谎者贝浩图的故事
- 第八章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麦仑·沙迈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
- 第十章 荀彧攸贾诩传
- 渔夫和雄人鱼的故事
- 懒汉克辽尼和铜城的故事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陈徐卫卢传
- 驼背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兹里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钱商和匪徒的故事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坟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乌木马的故事
- 第二十四章 韩崔高孙王传
- 国王山努亚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三章 武帝纪第三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图芙丝之梦的故事
精品推荐
- 灵武市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31/12℃
- 玛曲县05月30日天气:阵雨转小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16/8℃
- 陇南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小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30/20℃
- 巴里坤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14/7℃
- 利通区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31/15℃
- 阜康市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4℃
- 彭阳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25/11℃
- 贵德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5/12℃
- 且末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东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6/11℃
- 曲麻莱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西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8/0℃
分类导航
红楼望月(刘心武)全部章节
- 将“秦学”研究不断推进(自序)
- 精华欲掩料应难(1)
- 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而作(1)
- 红楼探秘(6)
- 精华欲掩料应难(2)
- 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而作(2)
- 再论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1)
- 精华欲掩料应难(3)
- 帐殿夜警(1)
- 再论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2)
- 月色凄迷(1)
- 帐殿夜警(2)
- 再论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3)
- 月色凄迷(2)
- 帐殿夜警(3)
- “秦学”探佚的四个层次(1)
- 红楼探秘(1)
- 帐殿夜警(4)
- “秦学”探佚的四个层次(2)
- 红楼探秘(2)
- 帐殿夜警(5)
- 樯木·义忠亲王·秦可卿(1)
- 红楼探秘(3)
- 关于“月喻太子”的通信(1)
- 樯木·义忠亲王·秦可卿(2)
- 红楼探秘(4)
- 关于“月喻太子”的通信(2)
- 樯木·义忠亲王·秦可卿(3)
- 红楼探秘(5)
- 张友士到底有什么事?
- “友士”药方藏深意
- 牙牌令中藏玄机(2)
- 芦雪庵联诗是雪芹自传(2)
- 可人曲
- 牙牌令中藏玄机(3)
- 李纨身上的“马氏影”(1)
- 园中秋景令
- 牙牌令中藏玄机(4)
- 李纨身上的“马氏影”(2)
- 《广陵怀古》与秦可卿
- 北静王的原型(1)
- 太虚幻境四仙姑(1)
- 贾珍何罪?
- 北静王的原型(2)
- 太虚幻境四仙姑(2)
- 元春为什么见不得“玉”字?(1)
- 老太妃之谜
- “枉凝眉”曲究竟说的谁?(1)
- 元春为什么见不得“玉”字?(2)
- 茜雪被撵之谜(1)
- “枉凝眉”曲究竟说的谁?(2)
- “三春”何解?(1)
- 茜雪被撵之谜(2)
- “三十”与“明月”(1)
- “三春”何解?(2)
- 梦中夺锦系何兆?
- “三十”与“明月”(2)
- 牙牌令中藏玄机(1)
- 芦雪庵联诗是雪芹自传(1)
- 妙玉讨人嫌
- 妙玉之谜(1)
- 贾琏王熙凤的夫妻生活(1)
- 食“红”不已
- 妙玉之谜(2)
- 贾琏王熙凤的夫妻生活(2)
- 伦敦弘红记
- 再探妙玉之谜(1)
- 贾珍尤氏的夫妻生活
- 再探妙玉之谜(2)
- 有谁曳杖过烟林(1)
- 黑眉乌嘴话贾琮(1)
- 有谁曳杖过烟林(2)
- 雅趣相与析
- 黑眉乌嘴话贾琮(2)
- 薛宝钗的绣春囊?
- 讲述《红楼梦》的真故事(1)
- 腊油冻佛手·羊角灯
- 讲述《红楼梦》的真故事(2)
- 薛宝琴为何落榜?(1)
- 龟大何首乌?
- 扫荡烟尘见真貌
- 薛宝琴为何落榜?(2)
- 《红楼梦》里的歇后语
- 满弓射鹄志锐坚
- 贾母天平哪边倾?
- 春梦随云散
- “金兰”何指?
- 隔岸花分一脉香(1)
- 远“水”近“红”
- 隔岸花分一脉香(2)
- 《红楼梦》烟画(1)
- 从秦可卿入手解读《红楼梦》(2)
- 《红楼梦》烟画(2)
- 秦可卿之死(1)
- 从秦可卿入手解读《红楼梦》(3)
- 正本清源第一遭
- 秦可卿之死(2)
- 从秦可卿入手解读《红楼梦》(4)
- 关于我的“秦学”研究(1)
- 秦可卿之死(3)
- 从秦可卿入手解读《红楼梦》(5)
- 关于我的“秦学”研究(2)
- 秦可卿之死(4)
- 从秦可卿入手解读《红楼梦》(6)
- 网上论“红”(1)
- 秦可卿之死(5)
- 从秦可卿入手解读《红楼梦》(7)
- 网上论“红”(2)
- 秦可卿之死(6)
- 从秦可卿入手解读《红楼梦》(8)
- 网上论“红”(3)
- 秦可卿之死(7)
- 霜前月下谁家种(1)
- 网上论“红”(4)
- 秦可卿之死(8)
- 霜前月下谁家种(2)
- 从秦可卿入手解读《红楼梦》(1)
- 秦可卿之死(9)
- 霜前月下谁家种(3)
- 秦可卿之死(10)
- 秦可卿之死(11)
- 贾元春之死(9)
- 秦可卿之死(后记)
- 妙玉之死(6)
- 贾元春之死(10)
- 贾元春之死(1)
- 妙玉之死(7)
- 贾元春之死(11)
- 贾元春之死(2)
- 妙玉之死(8)
- 贾元春之死(12)
- 贾元春之死(3)
- 妙玉之死(9)
- 贾元春之死(后记)
- 妙玉之死(10)
- 妙玉之死(1)
- 贾元春之死(5)
- 妙玉之死(11)
- 妙玉之死(2)
- 贾元春之死(6)
- 妙玉之死(12)
- 妙玉之死(3)
- 妙玉之死(13)
- 贾元春之死(7)
- 妙玉之死(4)
- 贾元春之死(8)
- 妙玉之死(14)
- 妙玉之死(5)
- 妙玉之死(15)
- 妙玉之死(后记)(1)
- 妙玉之死(后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