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探险队湖南勇探无底洞
此次探险是自1985年之后中英第二次携手对湖南古溶洞群进行考察
五名中国人和四名英国人组成探险队对禹王洞及周边进行二十天左右的探查
湖南攸县酒埠江地质公园溶洞群禹王洞地下河,长年流水不息,堪称神奇,引起世人关注。8月29日,由5名中国人和4名英国人组成的中英联合探险队,对这里进行洞穴探险和岩溶科学考察。据了解,此次中英探险队将采取潜水、乘橡皮艇、步行和攀岩等方式,对禹王洞、大湖里天坑等进行为期20天左右的全面探查。
■8月29日■
英国溶洞探险队专程来华
2003年8月29日上午,在株洲市攸县酒埠江风景区举行了禹王洞地下河中英联合探险仪式,来自英国的专业溶洞探险队的探险队员梅林达、安德鲁、约翰、史蒂文斯身穿特制的探险服,戴着头盔,带着测量仪器与中国科考队员一起,跨进了号称拥有世界最长地下河的禹王洞,正式揭开了此次对酒埠江溶洞群探险和岩溶科考的序幕。
英方队长梅林达女士兴奋地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1此次进入禹王洞探测考察的队员由中英两国的洞穴研究者、地质学者和古生物学者组成,他们将对禹王洞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结构、生物形态等进行为期20天左右的全方位科学考察,以揭开这些千年古洞的神秘面纱。这次科考是自1985年以来,中英两国探险专家第二次携手对湖南古溶洞资源进行考察。
队员的套鞋里泥水有半斤重
探险队员们探照灯所到之处,禹王洞内错综复杂的层层岩洞呈现出来,进入洞口一段后,眼前突地又出现了好几个洞,纵横交错;抬头一望,上面一个个镂空的岩溶仿佛一座座楼阁,楼阁之间又互相连通。下到溶洞后,队员们双手贴着洞壁,爬着向地下河道前方走,脚踩在湿湿滑滑的淤泥上,边走边进行测量。
经过初步探测,洞内的结构是呈三级阶梯状,高度不断上升,虽然队员们8月29日只走进了禹王洞1.5公里左右,但呈现在队员们眼前的岩溶造型不一,形态各异,有的宛如天桥,有的酷似青山,各种石幔、石笋、石柱、石针、石塔、石林、石厅等突兀不一,洞中有洞,楼上藏楼,交错得仿佛一个不能走出的迷宫,让队员大呼“过瘾”。由于洞内淤泥很深,队员们出来的时候每个人的套鞋里都倒出了半斤重的泥水。
地下河可能超过10公里
最令人期待的是,号称世界最长地下河的禹王洞地下暗河也将在此次科考队员的探测下,掀开神秘的面纱。探险首日探险队员们进洞后,用激光测定仪表对禹王洞洞高、上下洞口的落差以及地下暗河的流量、长度等进行了准确的测算,并且通过卫星定位仪对洞内地下暗河进行了测量,目前已测量到的地下暗河的直线距离为7.5公里。
专家表示,禹王洞暗河的实际长度很可能超过10公里。由于禹王洞的暗河水资源丰富,探险队员们还将在这里进行湖南溶洞科考史上首次溶洞洞穴潜水。专家推测,从这里的丰富河道资源和禹王洞具有的独特地貌
特征来看,这次探险还将有许多令人期待的科学性发现。
■8月30日■
30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四名英国探险队员带着激光定位测量仪表第二次进入了禹王洞洞穴,对禹王洞的高度、宽度和地下河的流量、走向以及河道源头进行了详细探测,并在禹王洞内发现了一个硕大的石钟乳洞。
在茂密植被的环绕下,高约15米、宽约10米的禹王洞洞口越发显得清幽。9时32分,多名去过禹王洞多次的当地村民做向导,四名英国探险队员梅林达、安德鲁、约翰和史蒂文斯头戴嵌有探照灯的头盔,身着连体探险服,背着鼓鼓的装有各种探测仪器的背包,全副武装地进入了洞内,记者提着手电紧随其后。
从洞口的斜坡下去,是软软、黄黄的泥土,由于被石壁上流下的细水浸泡过,泥土湿润而光滑。穿过一段石板路,软软的淤泥地出现在脚下,一脚踏下去,淤泥没及膝盖。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哗哗”的流水声传入双耳。地下河到了,由于河道狭窄,河水看上去非常湍急。
在洞内行进时,一行人或要涉水,或要穿越淤泥,或要踩过砂石路,很多地方,地下河和其上面的石壁中间只有不过一米的距离。梅林达四人身材高大,穿过缝隙时只得匍匐着身子,双手摸索着淤泥前进,双膝几乎跪在了淤泥里。翻过滑滑的泥坡,巨大的石头里出现一个约一尺宽的狭小的缝,侧身钻过窄缝,一个巨大的洞中洞展现在眼前。随着手电光的扫射,石钟乳和石笋等一一映入眼帘,其中矗立在中间地段的一群石笋仿佛是人群聚会。用石块轻轻敲击,大小粗细不一的石钟乳和石笋发出高中低不同的声响,像洪钟,像银铃。在洞中洞的尽头,有一片巨大的南瓜状的岩石,翻过岩石,又是布满石钟乳和石笋的地方。
巨大岩壁隔断前路
走到洞中约1900多米的地方,一块巨大的岩壁从上空压下来,与水面只有约半米的距离,将前面的路隔断。向导介绍说,这里的水很深,并且没有路可走,需要从水里游过去。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下,英籍探险队员在右边河岸的泥坡上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缝隙,好像可以容纳一个人,于是一行人又爬上泥坡,向缝隙靠近。
过了缝隙后,一个上层洞呈现在眼前,探险队员往里边走了约一百米后,前方的深水让梅林达4人止步。梅林达表示,要穿上特制防寒泳衣后,才能进一步对上层洞和地下河源头进行探测。下午6时,探险队员终于结束当天的探测工作,满身淤泥地从洞中出来。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的张远海表示,虽然还没有找到禹王洞地下河道的源头,但可以肯定的是,禹王洞的地下河道是整个禹王洞洞穴系统地下河道的主流,并且禹王洞地下河道的源头很可能就是各个支流的汇聚口。
■8月31日■
为了探测禹王洞洞穴系统地下河的流量和长度,英国探险队队员决定先从位于禹王洞西南方的无底洞开始此次地下河探测,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的专家认为,禹王洞的地下河是从无底洞方向流过来的。
2003年8月31日上午11时20分,探险队员约翰·牛顿率先进入了从未探测过的无底洞。
无底洞口呈倒梯形
31日清晨6时,记者与探险队员一道趁着朝霞从攸县漕泊镇出发,汽车从蜿蜒曲折的简易公路上疾驰而过,扬起漫天尘土。经过两个多小时颠簸之后,终于到达了一座当地人称为张公岭山峰的山脚下,张公岭海拔550余米,无底洞位于张公岭山顶。
上午9时左右,探险队员背着30多公斤的大背包,和记者一起,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向无底洞进发。山上没有路,只有人走过留下的青草倒伏的痕迹,一行人沿着痕迹在茂密的茅草丛里艰难行进。两个多小时的跋涉后,上午11时左右,一行人终于到达无底洞,探险队员没有休息便开始了探险的准备工作。
无底洞洞口只有两平方米左右,站在洞口边缘向洞里看,眼前黑漆漆的,深不见底,让人双腿打颤。村民介绍说,洞是竖着的,十多年前一个当地人不慎掉进了洞里,一些进行搜寻的村民进入洞里约50米后还看不到洞底,便不敢再下去了,掉进洞里的村民也没有出来过。
对外联系全部中断
队长梅林达女士贴着岩壁,小心翼翼地跨进洞口,将一块拳头大的石头扔进洞里,想以石块的声音测量洞的竖深,可是扔了几次后,梅林达神色严肃地摇摇头说,“NO,NO,NO,这样不行,因为里面的岩壁不是完全垂直的,有岩石阻挡了石块下落,所以不能初步估算洞的深度。”
一会儿,约翰·牛顿从背包里拿出探险的专用装备,穿上连体探险服,将回行锁和静力绳牢牢固定在身上,由于没有洞深的初步数据,约翰显得有些神色黯然,周围人的呼吸也显得急促起来,约翰忽然幽默起来,说:“好热啊,我想游泳了,希望顺利地在下面找到河道,我好在里面痛快地畅游一番。”
上午11点20分,约翰在大家的祝福声中带上电钻钻进了洞中,不久,梅林达和史蒂文斯也全副武装地钻进洞中,不见了人影,安德鲁在洞口守候消息,开始还不时和队员喊话,询问洞内的情况,大约半小时后,洞里便听不见任何声响,一切对外联系全部中断。
4小时后仍未看到地下河
在焦急等待了4个小时后,下午3点零3分,史蒂文斯的声音从洞里传出来了,不久他全身是泥地从里面爬出来,显得很平静,大约半个小时后,约翰从洞中爬出来,大口喘着粗气,并迫不及待地介绍探测的结果。
他说,这个洞的岩壁不是完全垂直的,而是呈阶梯状,洞里面有很凉爽的风刮过,洞里阴暗、潮湿,但是并不觉得呼吸困难。从洞口下去约25米左右,就有一个宽约0.3米的平台,从平台边缘向下便是无底洞的第二层,一直向下探测,到行进的最底端,无底洞共有四层,但是由于绳子长度不够,装备有限,无法再向下探测,所到之处暂时还没有看到地下河道的踪影。
地下河可能在更深的地方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的黄工程师表示,无底洞地下河道可能在更深的地方,因为从洞口的天坑来看,没有地下水把泥土带走,就不可能形成天坑。直至下午4点38分,洞里最后一个探险队员梅林达女士才带着拆除的装备从洞中凯旋而归,地面上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上一篇:专家警告沙斯秋季重现
- 下一篇:浙江大学聘任中国首个洋院长 校长坦承存在风险
- 全球大熊猫专家聚首成都 共商保护“国宝”大计
- 方舟子最新文章:什么是科学的怀疑精神
- 中国职业声望排行榜:科学家声望等级居榜首
- 卫生部出台针对非典疫情的六大处理方案
- 甲肝疫情现广东 29人确诊现已得到控制
- 杨利伟游港魅力大 伏明霞陪午餐
- “神五”搭载封到成都 每枚喊价高达12000元
- 美国研究发现 耳虫旋律绕脑三日
- 7家手机巨头发起环保行动 承诺回收废弃手机
- “神舟五号”航天员神秘保险方案解密
- 动物学家:西藏“野人”其实是棕熊
- 微软MSN暗度陈仓 多样手段争夺中国企业用户
-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中国科学家早晚要拿诺贝尔奖
- 世界宇航员大会祝贺中国载人航天成功
- 抗SARS经验启示:用三年建起公共卫生应急机制
- 中国机器人挑战赛上演 最快机器蜗牛到北京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生物伦理立法制定纲领
- 最新研究表明:翼龙不仅地飞可能还是飞行能手
- 医学教育有了第一个网上平台 跨入了网络化新时代
- 地球上最早使用语言的是鱼类
- 神五发射试验队队长:神六将载三人遨游太空七天
- 神奇!混凝土上可植树种草
- 中国网民总数已名列世界第二
- 德科学家培养出能发绿光小猪
- 中大学者披露 所谓“中美类克隆人试验”始末
- 研究显示巨型海底气泡导致经百慕大船只沉没
- 中国首架轻型多用途飞机首飞成功
- 杨利伟访问香港将受“高规格”接待
- 为什么不给“神舟五号”买保险
- 日本卫星在太空中突发故障 联系中断原因尚不明
- 13名航天员集体亮相 “杨利伟”成商标被否认
- NASA曾警告:空间站设备老化 宇航员面临潜在威胁
- 有机农业也可能造成污染
- 专家:我国数字化知识资源约占总量四分之一
- 呼伦贝尔草原:天鹅飞来不想归 南飞推迟近一月
- 中国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联合国高度评价
网友关注
- 植物学家钟扬:他给未来留下科学的种子
- 为什么要以地球标准去寻找地外生命
- 为啥总觉得饿? 都是激素惹的祸
- 北豆腐南豆腐和内酯豆腐哪种营养价值更高
- 基因真的能决定性格吗?
- 血液干细胞逆转Ⅰ型糖尿病新疗法
- 故宫“掌门人”谈遗产如何重塑生活
- 这10种病都犯在一个“饱”字上!
- 故宫里如何做研究
- 太阳要变“冷美人”
- 你经常被负面情绪困扰吗?
-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 新血液检测法能诊断多种早期癌症
- 动物卫士刘秀梵:“擒”病于未然
- 虚虚实实说鲁班
- 猎豹为什么跑得快
- 两害相权取其轻
- 不紧跟前车可减少“幽灵堵车”
- 许映龙: 破译台风密码
- 点数钞票或是心灵慰藉强心针
- 为你揭开ICU的神秘面纱
- 用micro:bit打造区块链
- 防治流脑切莫“重少轻老”
- 准确预报天气还是件挺难的事
- 关灯玩手机可能诱使青光眼发作
- 漫长岁月,鸟类怎么搞丢了牙
- 世界一流的民办大学会是什么样
- 飞天航路越千年
- 陈庆:“土专家”的猿情
- 呵护你的小心肝儿 别让脂肪霸占
- 将“快乐教育” 融入车模教学之中
- 为什么说 “一鸽胜九鸡”
- 糖炒栗子为什么要用黑砂?
- 血压高,准备10个问题去看病
- 能不能吃“苦” 基因说了算
- 羊奶为何被称为“奶中之王”
- 一颗邻近恒星有4颗类似地球大小的行星
- 防治流行性感冒从日常做起
- 那只会敬礼的猴子
- 克隆猴“姐妹”为多种疾病诊疗带来希望
- 人类制造的最后一台机器?
- 廉价药去哪儿了 大数据或可出力
- 当科学与艺术相遇
- 牙膏牙刷品种多 怎么买有讲究
- 研究称母海狮可凭视觉辨别其幼崽
- “美人鱼”——儒艮
- 电梯惊魂为何源源不断?安全乘坐你需要知道这些
- 助眠产品真能让你睡个好觉?
- 想打喷嚏别忍着 伤了鼓膜划不来
- 水,这东西……
- 辽阔海疆守安宁 舰艏行处是长城
- 杨军: “开垦”太阳系外宜居星球
- 模拟联合国活动学习资料
- 人体生物电与预防物理污染
- 有种自恋叫过度自责
- 黄士松:慧眼识风云
- 为什么混血儿的相貌更好看?
- 腿上的“小蚯蚓”
- 中医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 心脏为何很少得癌
- 源远流长的机器人
- 细菌基因扩散将会带来什么后果
- 特斯拉发布最快电动跑车 未来也许会飞
- 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 地球到底怎么了?
- 许传森:把“泡沫”做成“面包”
- 海量支付 网联平台兜得住吗
- 打破物理规律的怪石头
- 吃花胶补胶原蛋白吗?真相是:还不如吃鸡蛋!
- 山桃一枝报春来
- 四瓶矿泉水重量背起就走 “空调背心”投放市场
- 经典的魅力:大数学家的混沌史话
- 他走了,留给未来四千万颗种子
- “春捂”得法 可有效减少发病几率
- 多肽涂层技术突破细胞培养“瓶颈”
- 首个实体商业数字化开放平台诞生
- 去非洲旅行要警惕哪些“怪病”
- 掰响手指容易 掰清原因很难
-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南仁东:“一口气”领中国迈向星辰大海
- 靠输液预防脑卒中靠谱吗?
- “和合二仙”
精品推荐
- 射阳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0/18℃
- 民丰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东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6/14℃
- 吐鲁番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0/20℃
- 大丰市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3/19℃
- 平罗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29/15℃
- 岳普湖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9/15℃
- 平陆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西南风,风力:<3级,气温:23/18℃
- 芮城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西北风,风力:<3级,气温:23/16℃
- 精河县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7/14℃
- 哈密地区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