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徐梦龙

徐梦龙

  徐梦龙·桂林人,1963年生,现为中国著名职业山水画家,所作山水构图宏大,笔法古拙,率真;色彩鲜明,入目清新。自幼酷爱绘画,1987年毕业于山东省艺术学院国画系。擅长画花鸟,尤其精攻工笔花卉和写意人物。有幸得益山东著名工笔画家王凤年先生亲授,获益非浅。后又从师于山东著名画家许小峰和单应桂指教。工笔花鸟有着很扎实的传统工笔功力,她的写意花鸟很有个色,造型准确而生动、笔墨道健多变、格调秀丽典雅,所作工笔牡丹色彩艳丽、气韵生动,意境深远,色彩强烈。写意人物线条流畅、意趣清雅。作品艺术特点非常明显鲜明,既大气又符合中国传统的喜庆之色。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省级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作品及简历被载入《当代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作品多次在《中国书画报》上发表,现为山东画院画师、山东美协会员。其作品深受书画爱好者欢迎,并被许多有识人士收藏。
  徐梦龙如此钟情牡丹,有其深刻的精神渊源和思想背景,牡丹的象征意义非常契合江河的人生际遇和艺术情怀。牡丹所代表的富贵含义,更多人只是注重富贵中的“富”字,而江河则更注重“贵”字。此“贵”并非炫富耀财、颐指气使的“富贵”,而是精神境界上的典雅高贵。
  一个画家所钟爱的题材和着力表现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画家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格。正所谓“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和所有从那个历史年代走过来的人一样,命运之神并没有因为江河的艺术天赋而格外地垂青于他,他的个人经历极其坎坷蹭蹬,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怼和仇恨,而是把苦难当作一种人生经历和精神财富,不放过每一个可以进行学习和创作的机会。把艰难困苦吸纳于胸,转换成丰厚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底蕴。
  他笔下的景致没有俗艳张扬,绝少重赤浓朱,他不喜欢画艳俗清浅之物,而始终赋予笔下景物清幽淡远的意境。他的画始终充溢着画家本人独特的生命感悟,体现着画家的艺术气质和性格情怀。质言之,他画的不是死的静物和标本,而是活的生命。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坎坷和不愉快的经历,徐梦龙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走不完的路,停一停,从容不迫;急不来的事,想一想,暂且丢开”。这体现着江河独特的人生感悟和性格情怀,既包含着把好梦成真的动态追求,体现着积极入世的心态,又蕴含着对坏事报之一笑的宽容博大的胸襟和冲淡平和的心态,体现着出世的情怀。
  徐梦龙就这样始终保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使他能够跳出尘世的藩篱,逸出俗世的罗网,而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来看待、体察和感知生活。对于艺术,他始终抱着“无为而为”的精神,不拘泥于既定的陈规和教条之中,把细腻的工笔和写意有机地融为一体,虚实相间,在对于风物景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体认之后,融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气质情怀,对风物景致进行了新的描绘和阐释,在文化意指和象征层面进行了深刻探索,在艺术语言上创造了新的表意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传神与逼真,历来是画家进行创作必须要追求的两个艺术母题。逼真可传神,而传神未必非逼真不可。无论诗与画,造成逼真一境者非精细工致莫为,而传神的笔墨,却可依靠神似来取得,神似所传达的意境是一种精神姿态而非表象外形。
  徐梦龙正是经过几十年的坚韧执着的艺术追求与探索,超越了逼真的描摹层次,跨越了物象的表面状态,而是升华到到其精神层面,深入开掘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人文意蕴和象征意义,而达到了神似,达到了艺术审美与人生境界在更高层面的统一。
上一篇: 徐冲渊 下一篇: 徐鹿卿

徐梦龙作品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