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为何说安康不说快乐 2021端午节安康作文300字优秀五篇
农历五月天气湿热,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认为是“恶月”。蛇虫繁殖易咬伤人,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因此端午节的主要民俗都有驱除灾害,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端午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这也是为什么#端午#的祝福语是“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安康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阅读与收藏,希望能够帮到大家!现在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端午节安康作文吧!
端午节安康作文1
每一个节日,似乎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提起端午节,或许人们会立刻想到粽子的味道,会想起到鸭蛋的味道,对于我来说,这是永生难忘的味道。
佳节意味着团圆。从小到大,每一个节日都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一起分享妈妈亲手包的饺子。每一个佳节里,妈妈忙碌的身影,亲友送来的月饼以及美好的祝愿,奶奶精心腌制的鸭蛋以及她笑容中夹杂着的喜悦,还有全家合力制作的粽子以及大家其乐融融的笑声。一年又一年,我们重复着这样的方式过节,平淡中,蕴藏着幸福的味道。
但自从在县城买了新房后,我们从老家搬出来,以前幸福的场景渐渐淡了。过节时,就仅有三个人围着一起吃着食物。为了我们读书,爸妈买了新房;可为了还债,爸妈去外地打工了,差不多每年只会回一次。元宵节根本没有在家,因为元宵节时工厂早已经开工。爸妈也考虑过接我们去外面过年过节,可奶奶却因病痛而不能坐车,爸妈在家的时间很短,我是多么希望过年那一段时间过得慢一点啊。
偶尔,爸妈若能在端午回来,大家又聚在一起吃美味的粽子,轻轻的剥开,里面是白白的糯米,还有两个大大的红枣。一口咬下去,香香甜甜,加之竹叶淡淡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此时,那种幸福的感觉就在心里慢慢蔓延开来。
小小的粽子里满载着爱的味道,又回到了从前的幸福。
也许,每个人对各种节目的不同味道都有着独特的体会和深刻的记忆。而这种体会和记忆,不仅仅源于各种节目食品的美味,更是由于某种情感掺杂其中。就像这端午的味道,那是清清的竹叶香,浓浓的红枣甜,还来杂着淡淡的感动和浓浓的亲情。
端午节安康作文2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源于华夏人纪念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于世间早已民俗文化共享,更是人们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临近端午,家家户户有包粽子、吃粽子的习惯。包粽子的技艺还停留在我儿时熟悉的记忆中,奶奶外婆包过、母亲也包过,到我这辈儿会的人估计已不大多,更多的是从超市、商店买来现成的吃。前几日,朋友从上海给我寄来一盒五芳斋肉粽,发微信道:“时间近端阳,粽叶又飘香。低头思好友,福瑞送远方。”我嫣然一笑,回想起大学时同窗读书、品诗的美好时光,感叹时间的流逝,小小的粽子在当地虽随处可买,但此物此时于我而言,更知吃的是文化,品的是友情。
杨绛先生近日仙逝,她一直是我喜欢的作家、学者。找来很多她的资料、著作卒读细思,很欣赏她在岁月里“以冷峻对狂热,以不变应万变”的风骨。在她的身上,更多的是对岁月的诚挚、对人生的从容。回顾她的一生,素有中国老一辈文人的气骨,她的智慧和超然正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积淀和承续。愿世间多一些这样的文人,先生一路走好。
今日的端午,已不仅仅是吃粽子缅怀屈原那般简单。人们竞龙舟搏出高涨的热情,做香包体验民俗,朋友们忙里偷闲喝一杯雄黄酒,互道一生平安、幸福。今日的中国人,正以轻盈的姿态来承担生活的重量,我们吃着香甜的粽子,珍惜身边的美好,活出岁月的质量。
端午节安康作文3
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可谓极“乐”。
端午之乐,“乐”在热情奔放的赛龙舟。“咚咚、咚咚咚”,河上,四条颜色各异的龙舟正在飞快地行驶着,在河面划过一条曲折的水痕。河旁,围满了观赛的男女老少,他们的心也被赛情紧紧牵动着,还不时为其呐喊助威:“加油!加油!”此刻,一条火红的龙舟奋起加速,从四船中脱颖而出,遥遥领先驶在最前头。舟上,助威者狠狠地击着鼓面,频频的鼓声响彻云霄;划舟手匀速地划动着船桨,激起朵朵水花,它们的心也如火般“燃烧”着。“乐”赛龙舟,怎不令人激情澎湃?
端午之乐,“乐”在趣味横生的.包粽子、吃粽子。每逢端午,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会挂上“肉嘟嘟”的粽子——那时,就是大伙儿晒手艺、晒幸福的日子了。粽馅有各式各样的:放肉的咸粽、放蜜枣的甜粽……最有意思的就属包粽子了!包粽子前,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糯米、水、馅料、粽叶等。首先把浸水的粽叶对折再对折,制成一个立体的三角形;然后将糯米装进粽叶内,再放入自己喜欢的馅料。最后,把装满糯米的粽叶压平整,用细绳扎紧,放入锅内蒸煮一会儿。
半晌,粽熟了。夹出热气腾腾的粽,我深吸一口气:嗯——好香!咬一口咸粽尝尝:哇塞!太美味了!那又软又粘的糯米,香喷喷的肉,完美融合——真是美食CP啊!“乐”吃香粽,怎不让人味蕾绽放。
端午之乐,“乐”在插奇香无比的艾草和菖蒲。文天祥有诗曰: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支艾。人们在端午节,常悬挂艾草于门外,希望驱邪、驱虫、祈求一生平安的美好寄托。“乐”插艾草,怎不令人憧憬美好?
如此趣过端午,怎一个“乐”字了得?
端午节安康作文4
五月初五端午节到了,我们早早地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等待着老师教我们包粽子。
没一会儿,老师走进了教室,活动开始了。
老师带着我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关于端午的诗,然后又给我们说起了屈原投江的故事:屈原十分爱国,可当时君王昏庸,他不仅没有得到认可,还被诬陷。屈原再也不能为国贡献力量,他愤怒地投江而死。老百姓为了让鱼不吃屈原,就用粽叶包米扔进江里。现在就把这种粽叶包米的食物称为粽子。全班听了老师讲的故事都沉默着,好像在纪念着那伟大的诗人——屈原。
老师说:“我们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要把这种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包粽子。”全班像京剧演员一样,齐刷刷地变脸,从为屈原感到难过,到现在生活的幸福,再到可以包粽子快乐,小孩的心情真的像六月的天气,变化可真快呀!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粽叶看着老师。
只见老师熟练地把粽叶折了个三角锥的形状,然后往里面放米,接着放自己爱吃的蛋黄和红豆,顺手把粽叶上的余叶一卷,压住装米的地方,再把叶子一绕团,用线裹紧包好,一个完美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们也开始包了,看老师做好像挺好包的,但我们笨手笨脚的一会儿叶子破了的,一会儿米掉了的,一会儿线绳不会绕的……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啊!好在老师会一一帮忙。
我在包粽子时,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把粽叶给弄破了,终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成功地包出我的第一个作品,虽然线系的不牢,形状已经变形,但是觉得很有成就感。后来我们也越包越顺利……
最后在老师的结束语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结束了这次活动。
这次多彩的活动令我印象深刻,同时也让我明白了熟能生巧。
端午节安康作文5
端午节假期很快就过去了,吃饱了粽子,游完了山水,赏完了景。打过了招呼,却发现不是快乐而是安康。
端午这一天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是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于楚国。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之情,跳入汨罗江自尽。没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因此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并且竞相划船,期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东周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流亡到吴国,辅佐吴王阖闾,巩固吴国的强大。阖闾去世后,伍子胥继续辅佐吴王夫差,帮助吴国打败越国。伍子胥分析吴越两国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总结吴国是不可能战胜越国。而自己在提出意见之后被奸臣所害,自刎。夫差命令于五月五日皮革裹尸投江。所以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还有戏剧曹娥救父,也同样十分感人。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端午是个节令,是大家趋吉避凶祈求幸福生活的节日,赛龙舟、吃粽子、吃龙船饭…………都是节日氛围,说“快乐”确实没错!但端午又是纪念屈原、曹娥、伍子胥的日子,说“安康”似乎更加合适!所以,端午节,或者说“端五”本身就是一个节令,而又跟祭祀三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是一个悲壮的日子,所以,说“快乐”确实不合时宜了,应该说“端午安康”!节日的文化魅力,在于起底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追寻那些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意蕴,尊重历史。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为何说安康不说快乐 2021端午节安康作文300字优秀五篇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更多最新作文资讯,尽在查字典作文网,请大家多多关注查字典作文网,快来学习吧!
【端午为何说安康不说快乐 2021端午节安康作文300字优秀五篇】相关推荐文章:
上一篇: 2021端午节包粽子作文300字三年级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300字作文 下一篇: 端午为何说安康不说快乐 端午节安康作文500字最新五篇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