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在第14个字的诗句
霜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出自·白居易·重阳席上赋
-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 出自唐·曾巩·咏柳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出自三国·曹丕·燕歌行
-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 出自·王昌龄·长信秋词
-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出自唐·李益·夜上受降城
-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出自·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 出自·曹雪芹·螃蟹咏
-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 出自·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出自·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 出自·李梦阳·汴京元夕
-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 出自宋·李觏·秋晚悲怀
-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 出自唐·张仲素·秋夜曲
-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 出自清·郑板桥·咏梧桐
- 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 -- 出自唐·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 出自宋·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 出自·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一)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出自·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出自·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 出自·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一)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出自·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 “九天韶乐飘寒月,万户香尘裛晓霜。”全诗鉴赏 -- 出自··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 出自唐·李白·飞龙引
-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 出自唐·李白·劳劳亭歌 在江宁县南十五里. 古送别之所
- 绣衣柱史何昂藏,铁冠白笔横秋霜。 -- 出自唐·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 上殿云霄生羽翼,论兵齿颊带风霜。 -- 出自宋·苏轼·浣溪沙
- 待得春风几枝在,年来杀菽有飞霜。 -- 出自宋·苏轼·山茶
- 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 -- 出自宋·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横湖
- 今夜生公讲堂月,满庭依旧冷如霜。 -- 出自宋·苏轼·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
- 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 出自宋·苏轼·和陈述古拒霜花
- 去国何年双鬓雪,黄花重见一枝霜。 -- 出自宋·苏轼·秋兴三首
- 虽无尺箠与寸刃,口吻排击含风霜。 -- 出自宋·苏轼·送刘道原归觐南康
- 三年归来真一梦,桥山松桧凄风霜。 -- 出自宋·苏轼·赠写御容妙善师
- 叶似杨梅蒸雾雨,花如卢橘傲风霜。 -- 出自宋·苏轼·次韵刘焘抚勾蜜渍荔支
- (版本一)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 出自唐·杜甫·阁夜
-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 出自唐·杜甫·寄韩谏议
- 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 -- 出自唐·杜甫·瘦马行
-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 出自唐·杜甫·叹庭前甘菊花
-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 出自唐·杜甫·官池春雁二首
- 黄花不怯秋风冷,只怕诗人两鬓霜。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翰墨诸君久擅场
- 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 寻菊花无有,戏作
- 暖日晴风晚蝶忙,平林先著夜来霜。 -- 出自宋·辛弃疾·和周显先韵二首
- 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 -- 出自唐·白居易·遣怀
-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 出自唐·白居易·冬至夜
- 水南地空多明月,山北天寒足早霜。 -- 出自唐·白居易·初冬月夜得皇甫泽州手札并诗数篇因遣报书偶
- 蟋蟀声寒初过雨,茱萸色浅未经霜。 -- 出自唐·白居易·九日寄微之
- 莫学二郎吟太苦,才年四十鬓如霜。 -- 出自唐·白居易·闻龟儿咏诗
- 可怜颜色好阴凉,叶剪红笺花扑霜。 -- 出自唐·白居易·石榴树
- 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 -- 出自唐·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
- 渐看海树红生日,遥见包山白带霜。 -- 出自唐·白居易·早发赴洞庭舟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