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在第8个字的诗句
针在第八个字的诗句
-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 出自元··
- 羸瘠且如何,魄夺针灸屡。 -- 出自唐·杜甫·咏怀二首
- 漏黄官柳巳垂墙,针水公畦未种秧。 -- 出自宋·杨万里·和张器先十绝
-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 出自宋·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 了观观音,自知金针落处。 -- 出自宋·黄庭坚·了观师绣观音赞
- 天上人间,斜月绣针楼。 -- 出自宋·吴文英·江神子/江城子
- 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 -- 出自宋·吴文英·凤栖梧/蝶恋花
- 池塘信美应难恋,针在鱼唇剑在虾。 -- 出自唐·陆龟蒙·白鸥诗
- 不做东君造化,金针刺绣群芳样。 -- 出自宋·无名氏·眼儿媚·深闺小院日初长
- 别来几日愁心折,针线小蛮衣。 -- 出自宋·赵长卿·朝中措·荷钱浮翠点前溪
- 此证何证无实证,针灸汤药所不治。 -- 出自宋·陈著·赠医相者赵月堂
- 象尺熏炉,拂晓停针线。 -- 出自宋·寇准·点绛唇·水陌轻寒
- 断割剧繁如简易,针砭瘦瘠使丰盈。 -- 出自唐·朱长文·上运使陈兵部
- 师儒落落渺千载,针齐时时还一逢。 -- 出自清·曾国藩·丁未六月七日考试汉教习试院作二首
- 谁谓兵奴踠其足,针烙熨里成瘢痂。 -- 出自宋·文同·和子平悼马
- 眼明志针如志鹄,针发相投如破镞。 -- 出自宋·洪咨夔·七夕
- 门之无父咀之剂、针石之兵,惟有日两炊饭折足铛。 -- 出自元·杨维桢·医师行,赠袁炼师
- 但了风动幡,在处针投水。 -- 出自宋·邓肃·本上人
- 顿驱迷悮心,尽置针石间。 -- 出自宋·曹勋·谢彭大夫惠寒山诗三首
- 绿波翻郁郁,露秧针。 -- 出自宋·赵师侠·小重山·乐岁农家喜夜春
- 惟帖可观,为世砭针。 -- 出自宋·岳珂·史忠定蚤作帖赞
- 膏肓危病,宁有药,针匕具,献无门。 -- 出自宋·黄机·六州歌头·百年忠愤
- 浪低麦陇收难速,针短身畴插未禁。 -- 出自宋·姚勉·和郡侯喜雨韵
- 用僧期不来,子午针头误。 -- 出自宋·董嗣杲·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
- 貌相本来犹自可,针医偏更效无多。 -- 出自唐·吕岩·七言
- 书传王母三青鸟,针度天孙五彩丝。 -- 出自·袁华·无题拟李商隐(四首)
- 正困倚书窗,慵拈针线,懒咏诗篇。 -- 出自元·吴氏女·木兰花慢 和郑禧
- 井塌青苔,满地棘针草。 -- 出自元·张可久·凤栖梧 吴山尊胜塔寺
- 造化功夫,神圣如针炬。 -- 出自元·潜真子·苏幕遮 温温铅鼎,光透廉帏,造化争驰
- 直言补王阙,危论针民瘼。 -- 出自宋·石介·安道登茂材异等科
- 故殿檐阴石汇泉,针鱼苔净乐回旋。 -- 出自宋·张镃·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
- 谁家巧归为花谋,针丝残零细意收。 -- 出自宋·邓深·千叶石榴
- 妙测天人际,岂徒针药云。 -- 出自宋·方回·读素问十六首
- 幽僻閴寥变欢笑,针锋芥子忽相投。 -- 出自宋·方回·垂欲归主客皆至
- □见呻吟,我砭我针。 -- 出自宋·方回·画观世音赞
- 与君期戮力,起废针其肓。 -- 出自宋·郭印·和樊直夫兼简允南
- 深悟浅闻,痛处遭针。 -- 出自宋·释崇岳·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 私道车马,官不容针。 -- 出自宋·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
- 大象不游於兔径,针锋头上礼观音。 -- 出自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
- 箭锋相拄道应难,针芥相投万事闲。 -- 出自宋·释印肃·示弟子彭资深心斋居士
- 机梭传处难通路,针芥投时有妙门。 -- 出自宋·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 泥中有刺,绵里有针。 -- 出自宋·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 机头绵绪,线尾金针。 -- 出自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 绵缝谁分梭路细,针关初透线芒长。 -- 出自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 月钩云饵,玉线金针。 -- 出自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 吾家种草古今难,针鼻才分度线端。 -- 出自宋·释正觉·偈颂七十八首
- 暗穿玉线,密度金针。 -- 出自宋·释宗琏·偈五首
- 复有四女孙,包裹针线装。 -- 出自宋·舒岳祥·次韵袁伯长寄赠之作
- 已而谛思,惊饵如针。 -- 出自宋·袁甫·和晋斋兄韵
- 愿郎衣着时,细看针线迹。 -- 出自明·陈汝言·制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