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9个字的诗句
通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法星低照蜀,明月远通倍。 -- 出自明·汤显祖·送艾太仆六十韵(太仆以乙科为郎,论江陵起
- 百年浑似此,前人互通执。 -- 出自明·汤显祖·晖过太常博士宅
- 若非唐朝李太白,靖通真人当复生。 -- 出自宋·白玉蟾·倪昭卿赋赠叶神童
- 前头平俯水,里面曲通村。 -- 出自宋·白玉蟾·小桃源
- 鸣笳陵绝浪,飞盖历通渠。 -- 出自南北·庾信·奉和山池
- 茫茫八极内,挟径交通衢。 -- 出自明·刘基·墙上难为趋行
- 丘陵冒潢潦,沟浍成通川。 -- 出自明·刘基·旅兴(四十首)
- 蹑丹梯、千盘百级,上通玄圃。 -- 出自清·陈维崧·登上方寺铁塔
- 性空长入定,心悟自通玄。 -- 出自唐·戴叔伦·晖上人独坐亭
- 春云犹伴雪,寒渚未通潮。 -- 出自唐·戴叔伦·婺州路别录事
- 谁信家书,三月不曾通。 -- 出自宋·李纲·江城子·春来江上打头风
- 不管人间,荣辱与穷通。 -- 出自宋·李纲·江城子·晓来江口转南风
- 三乘归净域,万骑饯通庄。 -- 出自唐·宋之问·送沙门泓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
- 镇吴称奥里,试剧仰通才。 -- 出自唐·宋之问·酬李丹徒见赠之作
- 鸡鸣东方曙,夙驾临通逵。 -- 出自唐·权德舆·古离别
- 已上星津八月槎,文通犹自学丹砂。 -- 出自唐·陆龟蒙·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韵
- 莫唱艳歌凝翠黛,已通仙籍在金闺。 -- 出自唐·陆龟蒙·和醉中袭美先起次韵
- 平湖五百里,江水想通波。 -- 出自唐·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 鸟声悲古木,云影入通津。 -- 出自唐·李端·送友人游江东
- 嚣尘楚城外,一寺枕通波。 -- 出自唐·张祜·题虎丘西寺
- 带天香、郁郁碾云軿,通宵降。 -- 出自宋·无名氏·满江红·雪意垂垂
- 外道修罗惊缩项,神通。 -- 出自宋·无名氏·南乡子·两手擘鸿蒙
- 九二见龙临卦主,神通。 -- 出自宋·无名氏·南乡子·复卦起潜龙
- 清都远,帝乡遥,杳难通。 -- 出自宋·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 火星道,我待逞些神通,不怕你是水。 -- 出自宋·无名氏·红窗迥·富春坊
- 专候晓来,一点阳生通玄路。 -- 出自宋·无名氏·解红 呜鹤余音卷一
- 金关开,玉户闭,来往通关窍。 -- 出自宋·无名氏·玉液泉 以上呜鹤余音卷之四
- 幂历庖烟出彩油,欲通云雾未能周。 -- 出自宋·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
- 农桑不须教,古俗自通今。 -- 出自宋·梅尧臣·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
- 势危宁过马,径狭欲通樵。 -- 出自宋·梅尧臣·曲漕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
- 州民还最喜,门下旧通名。 -- 出自宋·梅尧臣·送少卿知宣州
- 入探虎穴谁为难,辞通造化方能敌。 -- 出自宋·梅尧臣·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 中环走彻道,高阔可通车。 -- 出自宋·梅尧臣·闵冢
- 青山中穴为大门,下通轨辙高莫论。 -- 出自宋·梅尧臣·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山门
- 汉官聊掷彩,梵学竞通禅。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刘原甫见寄
- 桃花禹门水,早晚见通波。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许待制春雪
- 府公山西种,贵已为通侯。 -- 出自宋·梅尧臣·送柳秘丞大名知录
- 金鼓鸣两傍,壶浆拥通逵。 -- 出自宋·梅尧臣·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
- 居人且艰食,行商不通货。 -- 出自宋·王禹偁·七夕
- 静算人间事偶然,穷通未必在穹玄。 -- 出自宋·王禹偁·放言
- 十姓分中夏,五家递通逵。 -- 出自宋·邵雍·观棋大吟
- 四海三江与五湖,只通舟楫不通车。 -- 出自宋·邵雍·感事吟
- 有客谓予曰,子独不通权。 -- 出自宋·邵雍·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 清风正蔼如,小阁枕通衢。 -- 出自宋·邵雍·阁上招友人
- 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 -- 出自元·关汉卿·【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
- 山崖幽绝不复人迹通,帝虽悲思深。 -- 出自宋·晁补之·开梅山
- 白龟飞入楚,赤马棹通吴。 -- 出自宋·朱翌·宣城书怀
- 九韶先幸舜,五岭后通秦。 -- 出自宋·朱翌·南华五十韵
- 书中尘不到,笔下句通神。 -- 出自宋·俞桂·寄陈芸居
- 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 -- 出自唐·聂夷中·杂曲歌辞·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