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在第2个字的诗句
踪在第二个字的诗句
- 高踪邈难追,可与古人比。 -- 出自唐·李白·寄弄月溪吴山人
- 笔踪起龙虎,舞袖拂云霄。 -- 出自唐·李白·醉后赠王历阳(历阳,和州也)
- 笔踪好在留台寺,旗队遥知到石沟。 -- 出自宋·苏轼·答王定民
-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 出自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 兽踪交缔,鸟喙谐穆。 -- 出自宋·苏轼·和陶劝农六首
- 惊踪朝射,猛豨夜逐。 -- 出自宋·苏轼·和陶劝农六首
- 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 出自宋·苏轼·寄刘孝叔
-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 出自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诗
- 遗踪委衰草,行客思悠悠。 -- 出自唐·杜牧·经阖闾城
-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山去夕阳还。 -- 出自宋·柳永·煮海歌
- 遗踪处处在,余墨润不枯。 -- 出自宋·欧阳修·哭曼卿
- 收踪灭迹莫知处,但有雨雹随风雷。 -- 出自宋·欧阳修·盆池
- 人踪断攀缘,异物宜所诧。 -- 出自宋·欧阳修·登绛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
- 露踪杳可寻,片石秋光莹。 -- 出自宋·欧阳修·嵩山十二首·玉女捣衣石
- 追踪满两疏,父子老阡陌。 -- 出自宋·秦观·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
- 幽踪邈难得,圣路嗟长堙。 -- 出自唐·韩愈·送惠师
- 浮踪浪迹无拘束,飞到蛛丝也不飞。 -- 出自宋·杨万里·杨花
- 萍踪两度到中华,归国凭将涉历夸。 -- 出自明·唐寅·赠日本友人彦九郎
- 蹄踪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 -- 出自唐·王建·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 高踪一超越,千里在须臾。 -- 出自唐·孟郊·送从叔校书简南归
- 连踪起幽并,只手扶晋室。 -- 出自宋·文天祥·刘琨
- 孤踪落虎口,薄命付鸿毛。 -- 出自宋·文天祥·入浙东
- 迷踪庶能复。 -- 出自南北·沈约·循役朱方道路诗
- 狂踪怪迹。 -- 出自宋·朱敦儒·柳梢青·狂踪怪迹
- 幽踪谁识女郎身,银浦前头好问津。 -- 出自明·王微·仙家竹枝词(二首。同李夫人登武当山作)
- 孤踪何地堪相托,漠漠荒烟一钓舟。 -- 出自明·王微·舟次江浒
- 仙踪丹有灶,天瑞桧生枝。 -- 出自宋·司马光·送王彦臣同年通判毫州
- 墨踪尘淡鬓华新,犹喜重来值故人。 -- 出自宋·司马光·和任开叔观福严院旧题名
- 陈踪行览寺门前,自取椰瓢酌冷泉。 -- 出自宋·白玉蟾·次韵东坡蒲涧寺二首
- 奇踪欲探讨,灵物先瘵瘼。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韵
- 灵踪未遍寻,不觉溪色暝。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三宿神景宫
- 潜踪远蛙黾,饮露上蒹葭。 -- 出自宋·梅尧臣·送俞尚寺丞知蕲春县
- 迷踪在尘土,衣褐恋蓬蒿。 -- 出自宋·梅尧臣·兔
- 宸踪耀璇牓,瑞羽集觚棱。 -- 出自宋·梅尧臣·和谢希深会圣宫
- 题踪有旧友,连蹇常与渠。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江邻几癸巳六月十日同刁吴韩杨饮范景
- 遗踪寻耿邓,善政法龚黄。 -- 出自宋·王禹偁·送礼部苏佉郎赴南阳
- 灵踪载籍古,怪刃刺云尖。 -- 出自唐·曹松·望九华寄池阳太守
- 人踪信可疑。 -- 出自南北·江淹·效阮公诗
- 屐踪临水月,锡影入云无。 -- 出自宋·魏野·送无用上人游中条
- 发踪指示,平荡全楚息氛埃。 -- 出自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天上掌纶手
- 浮踪自感今如此,已无心、万里行天。 -- 出自宋·张炎·风入松·卷舒无意入虚玄
- 指踪知拜处,服习认葩花。 -- 出自宋·丁谓·象
- 这踪迹,看何时功满,得赴瀛洲。 -- 出自元·谭处端·神光灿
- 圣踪犹可想,衷曲向谁论,倍切乾乾志,虞孤覆载恩。 -- 出自清·乾隆·避暑山庄
- 微踪一腐草,霜重不禁秋。 -- 出自宋·真山民·萤火
- 遗踪今则无,仙者岂无给! -- 出自清·曾国藩·留侯庙
- 发踪江右山青处,游睇海南天尽头。 -- 出自宋·曾丰·淳熙丙午与合皂化士彭正夫道人五羊相别开禧
- 遗踪叹芜没,远道悲去住。 -- 出自唐·皎然·奉同颜使君真卿送李侍御萼,赋得荻塘路
- 微踪旧是香林下,余烬今成火宅中。 -- 出自唐·皎然·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其寺贼所焚)
- 神踪去不返,今作蛟龙穴。 -- 出自宋·方惟深·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