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10个字的诗句
蜀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 -- 出自唐·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
- 姜盐拌白土,稍稍従吾蜀。 -- 出自宋·苏轼·寄周安孺茶
-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 -- 出自宋·苏轼·雪浪石
- 鼻端有余地,肝胆分楚蜀。 -- 出自宋·苏轼·赠眼医王生彦若
- 岐山宰王君绅,其祖故蜀人也,避乱来长安,而遂家焉。 -- 出自宋·苏轼·中隐堂诗(SS〗并叙)
- 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 -- 出自唐·杜甫·白丝行
- 忆昨离少城,而今异楚蜀。 -- 出自唐·杜甫·客堂
- 纠谬静东周,申冤动南蜀。 -- 出自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 只怪胜游频入梦,今朝蜀客话青城。 -- 出自宋·陆游·秋晚
- 千峰庐山锦绣谷,一水蜀道玻璃江。 -- 出自宋·陆游·记梦
- 翩翩蝴蝶成双过,两两蜀葵相背开。 -- 出自宋·陆游·秋光
- 白狐紫貂了不暖,何况蜀锦并吴绫。 -- 出自宋·陆游·客中夜寒戏作长谣
- 曩岁榜扁舟,万里归自蜀。 -- 出自宋·陆游·送叶尚书
- 曩自白帝城,一马独入蜀,昼行多水湄,夜宿必山麓。 -- 出自宋·陆游·怀旧用昔人蜀道诗韵
- 昔慕骚人赋远游,放懹蜀栈楚山秋。 -- 出自宋·陆游·岁暮遣兴
- 丹凤楼头语未终,崎岖蜀道复相逢。 -- 出自宋·陆游·老君洞
-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 出自唐·李贺·湘妃
-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 出自唐·刘禹锡·竹枝
- 千奇万险不可攀,却视蜀道犹平川。 -- 出自宋·欧阳修·太白戏圣俞
- 为怜花自洛中看,花上蜀鸟啼绵蛮。 -- 出自宋·欧阳修·和对雪忆梅花
- 有司手持金粟尺,越罗蜀锦遗道侧。 -- 出自宋·杨万里·送刘子思往衡湘
- 见舞巴童应暂笑,闻歌蜀道又堪悲。 -- 出自唐·韩翃·送长史李少府入蜀
- 不管吴霜微点鬓,来看蜀锦烂争春。 -- 出自宋·范成大·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
- 长烟贯楚尾,远势带吴蜀。 -- 出自宋·范成大·题岳麓道乡台
- 览观此石三叹息,髣发蜀镇俱迢嶢。 -- 出自宋·范成大·小峨眉
- 俗陋介南徼,物华入东蜀。 -- 出自宋·范成大·蚤晴发广安军,晚宿萍池村庄
- 自到王城得几年,巴童蜀马共随缘。 -- 出自唐·张籍·赠道士宜师
- 虿尾银钩写珠玉,剡藤蜀茧照松烟。 -- 出自宋·黄庭坚·再次韵奉答子由
- 民病贤人来已暮,时平蜀道本无难。 -- 出自宋·苏辙·送贾讷朝奉通判眉州
- 去年渡江爱吴山,忽忘蜀道轻秦川。 -- 出自宋·苏辙·次韵子瞻游径山
- 一鸟启北燕,飞来向西蜀。 -- 出自唐·卢照邻·赠益府群官
-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 -- 出自唐·卢照邻·赠益府群官
- 应辰仰高风,跂从自西蜀。 -- 出自宋·司马光·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投
- 珠官在岭南,锦官在巴蜀。 -- 出自宋·蒋捷·铜官山
- 美誉动丹青,瑰姿艳秦蜀。 -- 出自唐·陈陶·题僧院紫竹
- 色抱霜花粉黛光,枝撑蜀锦红霞起。 -- 出自宋·无名氏·斑竹
- 就里少年唯贾谊,其间蜀客乃王褎。 -- 出自宋·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
- 五年梦在梁,三年行向蜀。 -- 出自宋·梅尧臣·送吴照邻都官通判成都
- 屈宋出於楚,王马出於蜀。 -- 出自宋·梅尧臣·送曾子固苏轼
- 凭陵百怪付公等,青天蜀道宁容攀。 -- 出自宋·晁补之·复答唐公并呈鲁直成季明略
- 四方散子孙,万时异闽蜀。 -- 出自宋·朱翌·题刘宪十君子轩
- 山势西南来,发冈自岷蜀。 -- 出自宋·陈著·次韵戴成叔
- 地穴穿东武,江流下西蜀。 -- 出自唐·张说·岳阳早霁南楼
- 携得筇枝背得琴,欲浮蜀浪陟吴岑。 -- 出自宋·魏野·和酬李殿院以野将游吴蜀二首
- 文伟当年记鄂城,崎岖蜀道播英声。 -- 出自宋·刘过·代吴守与赵侯为寿
- 为报南蛮须屏迹,不同蜀将武侯功。 -- 出自唐·胡曾·草檄答南蛮有咏
- 句老律精何酷似,昔题蜀相孔明祠。 -- 出自宋·包恢·和戴石屏见寄韵二首
- 何如千山尽勦绝,眼见蜀道都平夷。 -- 出自宋·苏泂·猛虎行
- 黑水梁州百二关,青天蜀道古云难。 -- 出自宋·方岳·梦余义夫以剑请铭
- 虎皮半卷并铁刀,臂鞲蜀锦团鵰袍。 -- 出自宋·方岳·阅视赏射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