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在第5个字的诗句
耳在第五个字的诗句
- 丝管嘈嘈耳不分,绮罗杂沓自成春。 -- 出自宋·司马光·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 一声高兴耳目醒,四远群阴俱避易。 -- 出自宋·司马光·朝鸡王乐道
- 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 -- 出自宋·司马光·独乐园七题·读书堂
- 鼓吹娱俗耳,蛙鸣惬雅怀。 -- 出自宋·司马光·安之令子河阳官舍作蛙乐轩安之有诗寄题辄敢
- 殷牛常在耳,晋竖欲潜肓。 -- 出自唐·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 一声蝉到耳,千炬火然心。 -- 出自唐·韦庄·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 蚊吟频到耳,鼠斗竞缘台。 -- 出自唐·韦庄·不寐
- 苍苍亦有耳,此情知不知。 -- 出自宋·白玉蟾·秋宵辞
- 彼鹤暂尔耳,自警聊自鸣。 -- 出自宋·白玉蟾·闻鹤叹
- 人生一梦耳,梦中复作梦。 -- 出自宋·白玉蟾·江子有怀二首
- 别来真梦耳,相对各潸然。 -- 出自宋·白玉蟾·再会薛黄庭
- 人世作达耳,长邑郁焉穷。 -- 出自清·陈维崧·送恽南田之钱塘并柬毛稚黄
-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 出自唐·常建·听琴秋夜赠寇尊师
- 莺声犹似耳边娇。 -- 出自宋·李之仪·临江仙·九十日春都过了
- 一落君王耳,南山又须轻。 -- 出自唐·陆龟蒙·相和歌辞·婕妤怨
- 喧哗不入耳,谗佞不挂舌。 -- 出自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
- 声容在心耳,宁觉阻言笑。 -- 出自唐·钱起·过温逸人旧居
- 世事儿戏耳,尊酒百忧消。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久雨忽开霁
- 殷勤客意,耳边说与君听。 -- 出自宋·无名氏·百字谣/念奴娇
- 殷勤祝愿,耳畔低言。 -- 出自宋·无名氏·一剪梅/一翦梅
- 历历俱盈耳,泠泠递散空。 -- 出自宋·无名氏·笙磬同音
- 绵绢,割两耳,只有面。 -- 出自宋·无名氏·村人学解嘲人语
- 绪言犹在耳,尚想见平生。 -- 出自宋·梅尧臣·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 悠悠经醉耳,亦足发潇潇。 -- 出自宋·梅尧臣·见牧牛人隔江吹笛
- 不畏车生耳,还愁麦化蛾。 -- 出自宋·梅尧臣·夏日对雨偶成寄韩仲文兄弟
- 流音入我耳,慰惬若获贶。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
- 借问何致耳,试听将所为。 -- 出自宋·梅尧臣·韩子华江南安抚
- 借问此何耳,心远忘九州。 -- 出自宋·梅尧臣·咏严子陵
- 蝇如远鸡耳初感,蚊若隐雷空际鸣。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 古梁生菌耳,朽堵出蛴螬。 -- 出自宋·梅尧臣·永济仓书事
- 狐冰疑在耳,狸玉刻成蹄。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和韩持国京师雪
- 清歌嗟在耳,素发怪侵颠。 -- 出自宋·梅尧臣·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
- 积甲闻熊耳,观鹅入越都。 -- 出自宋·梅尧臣·和江邻几咏雪二十韵
- 巢由泉涤耳,园绮芝盈握。 -- 出自宋·王禹偁·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 出自宋·王禹偁·橄榄
- 天下耳为耳,谓之达四聪。 -- 出自宋·邵雍·唐虞吟
- 眼能识得,耳能听得,口能道得,手能做得,身能行得,心能放得。 -- 出自宋·邵雍·六得吟
- 既无师旷耳,安有伯牙琴。 -- 出自宋·邵雍·闲步吟
- 范侯惊侧耳,李令笑抵掌。 -- 出自宋·晁补之·和关承议彦远水乐
- 聆声无耸耳,当学缩颈鳖。 -- 出自宋·晁补之·次韵阎秀才汉臣食兔
- 绿柳啼莺耳畔春,翠袖弹丝眼前酒。 -- 出自宋·朱翌·题校书图
- 眼见不如耳见,口说争如鼻说。 -- 出自宋·张伯端·性地颂
- 烹鲜师老耳,曳尾肯蒙庄。 -- 出自宋·陈师道·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
- 世事如病耳,蚁斗作牛闻。 -- 出自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
- 窗鸣风历耳,道坏草侵衣。 -- 出自宋·陈师道·秋怀示黄预
- 人生如此耳,黄白满朝镜。 -- 出自宋·陈师道·次韵德麟吴越山水
- 畜眼未见耳不闻,暮年何以答此恩,请诵华严寿我君。 -- 出自宋·陈师道·寄滕县李奉议
- 人生如此耳,文字已其闰。 -- 出自宋·陈师道·残句:势不可使尽
- 前盟空在耳,外哭若为情。 -- 出自宋·陈著·挽曹泰宇居士三首
- 趁笔聊示耳,深愧无精思。 -- 出自宋·陈著·次韵张子开次子试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