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在第3个字的诗句
粟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绵。 -- 出自唐·白居易·赠友五首
- 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 -- 出自唐·白居易·捕蝗-刺长吏也
- 祠官粟一囊,不赡躯七赤。 -- 出自宋·陆游·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
- 安得粟满囷,作粥馈行路! -- 出自宋·陆游·冬日斋中即事
- 半升粟饭养残躯,晨起衣冠读典谟。 -- 出自宋·陆游·读经
- 千艘粟漕鱼关北,一点烽传骆谷东。 -- 出自宋·陆游·怀南郑旧游
- 一盂粟饭吾何恨,自古高人有采薇。 -- 出自宋·陆游·渔扉
- 山陂粟屡收,池水麻可沤。 -- 出自宋·陆游·中夜睡觉两目每有光如初日历历照物晁文元公
- 一粒粟中香万斛,君看一梢几金粟。 -- 出自宋·杨万里·子上弟折赠木犀数枝,走笔谢之
- 芋区粟垄润含雨,楮林竹径凉生风。 -- 出自宋·范成大·逐宁府始见平川,喜成短歌
- 方逢粟比金,未识公与卿。 -- 出自唐·卢纶·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
- 扛囊粟麦七十钱,五人兄弟二十口。 -- 出自宋·黄庭坚·还家呈伯氏
- 盎中粟将尽,橐中金亦殚。 -- 出自宋·苏辙·初筑南斋
- 钱荒粟帛贱如土,榷峻茶盐不成市。 -- 出自宋·苏辙·送鲜于子骏还朝兼简范景仁
- 秋成粟满仓,冬藏雪盈尺。 -- 出自宋·苏辙·丙戌十月二十三日大雪
- 炊脱粟、黄鸡白酒,补菊栽梅,碧溪绕、竹篱茅屋。 -- 出自宋·陈著·大?
- 地有粟泥堪当饭,山无松木独宜杉。 -- 出自宋·陈著·同黄东发提举游杖锡山
- 争供粟泥怀太白,终留梨实待兴公。 -- 出自宋·陈著·与处庆老若圭游雪窦杖锡二首
- 支离粟饱宁无愧,漫漶书成未足夸。 -- 出自宋·宋祁·晚秋北园二首
- 戎马粟不暖。 -- 出自南北·江淹·杂体诗 鲍参军昭戎行
- 藜羹粟饭每称是,九天云腴讵应得。 -- 出自宋·毛滂·谢人分寄密云大小团
- 一粒粟中休道好。 -- 出自宋·张炎·清平乐·□□不了
- 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 -- 出自宋·张炎·壶中天/念奴娇
- 五斗粟,不屈人。 -- 出自明·李东阳·五斗粟
- 却喜粟浆如北客,从教薄相笑无奇。 -- 出自宋·晁说之·答恂阇黎乞浆
- 岁俭粟输仓氏少,郡贫饷入洛阳稀。 -- 出自宋·刘克庄·送张守秘丞二首
- 生得粟来大,妆成蜡样黄。 -- 出自宋·刘克庄·桂花
- 麦登粟事起,竟岁相周旋。 -- 出自宋·洪咨夔·漩口
- 年年粟金万斛,拒严霜、绵丝围幄。 -- 出自宋·陈郁·声声慢·澄空初霁
- 诗如粟牛戏,误得摩顶许。 -- 出自宋·洪迈·次韵梦得见示之什
- 耻因粟五斗,陶令腰束带。 -- 出自宋·李吕·见诸公古风有感而和
- 一斗粟,一座城,一条龙,一连鹰,革左塌何纷纷,得非此辈之冤魂! -- 出自清·尤侗·胡蓝狱
- 桑贵粟贱不相直,老蚕仰首将三眠。 -- 出自宋·郑獬·买桑
- 道菽粟兮卒岁,审里闾之相安。 -- 出自宋·陈造·行春辞三首
- 长安粟一囊,或许引前例。 -- 出自宋·陈造·次韵胡学长喜雨
- 吹破粟玉枝。 -- 出自宋·李处全·菩萨蛮·晦庵老子修行久
- 稻塍粟垅绿相连,野老欣逢大有年。 -- 出自宋·李廌·道中即事呈岑使君吏部次和德麟韵三首
- 吾闻粟有神,其姓曰庆天。 -- 出自宋·汪莘·瑞粟歌
- 吾闻粟字制,其西曰金坚。 -- 出自宋·汪莘·瑞粟歌
- 吾闻粟字释,盖取阳精相续如百川。 -- 出自宋·汪莘·瑞粟歌
- 漕廪粟,资淮浦。 -- 出自宋·刘仙伦·满江红·夜半天风
- 市积粟米价不长,有谷无钱人更穷。 -- 出自宋·刘学箕·夏雨叹
- 塞边粟积汉而上,地上钱流唐以来。 -- 出自宋·阳枋·贽何总领
- 三时粟麦天不雨,苍生何赖无瘠捐。 -- 出自宋·王奕·黄池大水歌
- 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 -- 出自唐·吕岩·七言
- 肤起粟,脊弯弓。 -- 出自元·许衡·鹧鸪天 夜寒一作怎得心胸浩气冲
- 街头粟贱不论钱。 -- 出自元·蒲道源·鹧鸪天 寿耶律总管
- 如来粟界开全未,直着得、许多清气。 -- 出自元·朱唏颜·桂枝香 寿马宣差咏桂
- 瓶无粟,有西山芝熟,南涧芹生。 -- 出自元·周权·沁园春·笑此山人
- 釜中粟少作糜薄,白碗盛来映肤色。 -- 出自明·徐祯卿·答顾郎中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