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在第6个字的诗句
竿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 出自宋·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全诗鉴赏 -- 出自··
- 千首新诗一竿竹,不应空钓汉江槎。 -- 出自宋·苏轼·次韵送徐大正
- 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 出自宋·苏轼·溪阴堂
- 普慈寺后千竿竹,醉里曾看碧玉缘。 -- 出自宋·苏轼·书普慈长老壁(志诚)
- 儿童偷把长竿。 -- 出自宋·辛弃疾·清平乐·连云松竹
- 膝上展诗卷,竿头悬酒壶。 -- 出自唐·白居易·东归
- 劲气森爽竹竿竦,妍文焕烂芙蓉披。 -- 出自唐·白居易·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放怀追越游见寄
- 袅巨索,掉长竿。 -- 出自唐·白居易·立部伎-刺雅乐之替也
-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盏灯。 -- 出自唐·白居易·竹楼宿
- 收得平生钓竿手,长安西日更须遮。 -- 出自宋·陆游·自嗟
- 临溪更觅投竿地,我欲时来小作狂。 -- 出自宋·陆游·游凤皇山
- 惆怅江湖钓竿手,却遮西日向长安。 -- 出自唐·杜牧·途中一绝
- 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寓。 -- 出自宋·柳永·御街行·燔柴烟断星河曙
- 萧萧出屋千竿玉,霭霭当窗一炷云。 -- 出自宋·王安石·金陵报恩大师西尚方丈二首
- 岩披宿雾三竿日,路引迷人四照花。 -- 出自宋·欧阳修·题金山寺
- 春寒拥被三竿日,宴坐忘言一炷香。 -- 出自宋·欧阳修·答枢密吴给事见寄
- 顾我江湖钓竿客,识君台阁步云人。 -- 出自宋·杨万里·再和
- 念公不是渔竿客,合结丝约立玉除。 -- 出自宋·杨万里·和文黼主簿叔惠诗之韵
- 官涂真有上竿鱼,玉笋翻乘别驾车。 -- 出自宋·范成大·送许耀卿监丞同年赴静江倅四绝
- 朱门不炙钓竿手,万卷难供折腰具。 -- 出自宋·范成大·倪文举奉常将归东林,出示绮川西溪二赋,辄
- 习多倚附欹竿滑,上下蹁跹皆著袜。 -- 出自唐·王建·寻橦歌
- 此去行持一竿竹,等闲将狎钓渔翁。 -- 出自唐·刘长卿·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 平生湖海鱼竿手,强学来操制锦刀。 -- 出自宋·黄庭坚·奉答固道
- 幕下莲花盛,竿头犭单佩红。 -- 出自唐·罗隐·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 西湖不放长竿入,群鱼空作淘河食。 -- 出自宋·苏辙·西湖二咏 观捕鱼
- 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 -- 出自宋·苏辙·大雨後咏南轩竹二绝句
- 南邻约卖千竿竹,拄杖穿林看笋长。 -- 出自宋·苏辙·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
- 山头冉冉万竿竹,楼阁不见门长关。 -- 出自宋·苏辙·和子瞻焦山
- 朝来过我三竿日,袖有幽僧数纸书。 -- 出自宋·苏辙·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
- 倒囊仅得千竿竹,扫地初开一亩宫。 -- 出自宋·苏辙·初得南园
- 不嫌毒手千竿尽,稍放清风八月凉。 -- 出自宋·苏辙·洗竹
- 惯眠林下三竿日,来看城中万井春。 -- 出自宋·苏辙·次韵侯宣州利建招致政汪大夫
- 身在江湖钓竿地,心驰兰会战车尘。 -- 出自宋·苏辙·送唐觐
- 岸头孤石持竿坐,白鹭同居莆苇丛。 -- 出自宋·戴复古·儒衣陈其姓工于画牛马鱼一日持六簇为赠以换
- 色变莺雏长,竿齐笋箨垂。 -- 出自唐·司空图·偶书五首
- 老渔翁,一钓竿。 -- 出自清·郑燮·道情
- 醒来门外三竿日,卧听春泥过马 -- 出自元·元好问·鹧鸪天 与钦叔京甫市饮
- 一湾流水,半竿斜日。 -- 出自清·朱彝尊·朝中措·兰桡并载出横塘
- 粉墙围住万竿竹,白凤飞来枝外宿。 -- 出自宋·白玉蟾·觉非居士东菴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
- 左贤未遁旌竿折,过在将军不在兵。 -- 出自唐·常建·塞下
- 波翻极浦樯竿出,霜落秋郊树影疏。 -- 出自唐·权德舆·送李处士归弋阳山居
- 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妙解愁。 -- 出自唐·张祜·千秋乐
- 窗儿根底数竿竹。 -- 出自宋·无名氏·南歌子·阁儿虽不大
- 有数株松,数竿竹,数枝梅。 -- 出自宋·无名氏·行香子·净扫尘埃
- 沙头晚日樯竿直,淮上春风雁鹜低。 -- 出自宋·晁补之·鱼沟怀家
- 我亦江湖钓竿手,误逐轻车从下濑。 -- 出自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三首
- 障日长须钓竿手,归来无计驻青骢。 -- 出自宋·陈师道·与寇赵约丁塘看花寇以疾不赴有诗次其韵
- 上窗写影几竿竹,叶叶风前作态殊。 -- 出自当代·钱钟书·窗外丛竹
- 若为种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 出自唐·顾况·送李山人还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