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4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暂辍洪炉观剑戟,还将大笔注春秋。 -- 出自唐·刘禹锡·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 从来海上仙桃树,肯逐人间风露秋。 -- 出自唐·刘禹锡·奉和裴令公夜宴
- 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 -- 出自唐·刘禹锡·答东阳于令寒碧图诗
- 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 -- 出自唐·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
-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
-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 出自唐·岑参·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 出自唐·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 起来云鬓乱,不妆红粉,下阶且上秋千。 -- 出自宋·欧阳修·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 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涧草自春秋。 -- 出自宋·欧阳修·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
- 苍烟寥寥池水漫,自玉菡萏吹高秋。 -- 出自宋·欧阳修·奉使道中寄坦师
- 灯光月色烂不收,火龙衔山祝千秋。 -- 出自宋·欧阳修·答梅圣俞莫登楼
- 李径阴森接翠畴,押帘风日澹清秋。 -- 出自宋·欧阳修·即目
- 睢苑树荒谁共客,楚江枫老独悲秋。 -- 出自宋·欧阳修·寄徐巽秀才
- 汉声八节响石楼,坐中辞气凌清秋。 -- 出自宋·欧阳修·哭圣俞
- 紫箨青林长蔽日,绿丛红橘最宜秋。 -- 出自宋·欧阳修·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
- 黄河之水向东流,凫飞鴈下白云秋。 -- 出自宋·欧阳修·试院闻奚琴作
- 屈贾江山思不休,霜飞翠葆忽惊秋。 -- 出自宋·欧阳修·送赵山人归旧山
-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滚滚画屏幽。 -- 出自宋·秦观·浣溪沙
- 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 -- 出自宋·秦观·望海潮·秦峰苍翠
- 毛骨渐惊超浊界,风烟骤觉变清秋。 -- 出自宋·秦观·流觞亭并次韵二首
- 香囊近午清无汗,素扇生凉爽入秋。 -- 出自宋·秦观·流觞亭并次韵二首
- 我来仍值风日好,十月未寒如晚秋。 -- 出自宋·秦观·宿金山
- 步云之篇忽我投,便见冰玉悬清秋。 -- 出自宋·秦观·次韵黄冕仲寄题顺兴步云阁
- 内家报喜车凌晓,太史占祥斗挂秋。 -- 出自宋·秦观·庆张君俞都尉留後得子
-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 -- 出自宋·秦观·秋兴九首其九拟白乐天
- 鸣鸠去後沧浪晚,飞雨来初菡萏秋。 -- 出自宋·秦观·睡足轩二首
- 狂客走影暗悠悠,菡萏吹风五月秋。 -- 出自宋·秦观·新开湖送孙诚之有龙见于东北因成绝句
- 旧事欲寻无处问,雨荷风蓼不胜秋。 -- 出自宋·秦观·霅上感怀
- 心系汉廷长入梦,气吞胡虏不防秋。 -- 出自宋·秦观·滕达道挽词
- 金风入树千门夜,银汉横空万象秋。 -- 出自唐·温庭筠·七夕
- 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 -- 出自唐·温庭筠·过潼关
-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 出自唐·温庭筠·回中作
- 草木荣枯似人事,绿阴寂寞汉陵秋。 -- 出自唐·温庭筠·题端正树
- 西窗一夕悲人事,团扇无情不待秋。 -- 出自唐·温庭筠·夏中病痁作
- 昔年曾伴玉真游,每到仙宫即是秋。 -- 出自唐·温庭筠·题河中紫极宫
- 子房帷幄方无事,李牧耕桑合有秋。 -- 出自宋·范仲淹·河朔吟
- 古来经纬心皆晓,闲处光阴发半秋。 -- 出自宋·范仲淹·送吴安道学士知崇州
- 老来难得旧交游,莫欢樽前两鬓秋。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
- 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 出自宋·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 谁分迢迢经两岁,谁能脉脉待三秋。 -- 出自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 聿来胥宇蚁移冗,无以为家燕入秋。 -- 出自宋·杨万里·秋怀
- 写遍壁间无去处,却将红叶强题秋。 -- 出自宋·杨万里·红叶
- 未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 -- 出自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
- 今夕追凉还得热,何时遇夏却逢秋。 -- 出自宋·杨万里·月下杲饮七首
- 还家浪作饱饭谋,买田三岁两无秋。 -- 出自宋·杨万里·悯旱
- 穗初黄後枝无绿,不但麦秋桑亦秋。 -- 出自宋·杨万里·江山道中蚕麦大熟三首
- 更教不为黄花醉,枉却今年一片秋。 -- 出自宋·杨万里·赏菊四首
- 黄鹤楼前作重九,水精宫里过中秋。 -- 出自宋·杨万里·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三首
- 罗浮山色浓泼黛,丰湖水光先得秋。 -- 出自宋·杨万里·正月十二日游东坡白鹤峰故居,其北思无邪斋
- 山似剡溪溪似油,人如诗句句如秋。 -- 出自宋·杨万里·李与贤来访,自言所居幽胜,甚似剡溪。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