牒在第7个字的诗句
牒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自笑年年随宦牒,不如处处得闲行。 -- 出自宋·陆游·将之荣州取道青城
- 晚途有奇事,随牒得补处。 -- 出自宋·陆游·夜读岑嘉州诗集
- 晚赐绿衣随宦牒,始操丹笔事戎旃。 -- 出自宋·王安石·送潘景纯
- 壮志异时开史牒,妙龄终日对书龛。 -- 出自宋·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
- 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 -- 出自唐·王勃·秋日仙游观赠道士(一作骆宾王诗)
- 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 -- 出自唐·张籍·喜王起侍郎放牒
- 归去唯将新诰牒,后来争取旧衣裳。 -- 出自唐·张籍·送李馀及第后归蜀
- 君来踵其迹,词牒日清简。 -- 出自宋·司马光·齐山诗呈王学士
- 去秋随相车,沿牒来东方。 -- 出自宋·司马光·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
- 月来佐酒如随牒,花自从诗各寄名。 -- 出自宋·白玉蟾·幽居杂兴三首
- 老忆躬耕困随牒,春风挥泪栗区村。 -- 出自宋·晁补之·栗区村与无斁别
- 自问何为尔,官牒见婴缠。 -- 出自宋·宋祁·次陕郊
- 雾中温洛浮仙牒,云表神崧荐寿杯。 -- 出自宋·宋祁·过洛阳有作
- 才苦空疏残史牒,分从澄汰补衣囊。 -- 出自宋·宋祁·偶作寄季长学士
- 君年已艾服,沿牒困风尘。 -- 出自宋·宋祁·送伊阙郑著作
- 金炉承道诀,玉牒启玄机。 -- 出自唐·张说·道家四首奉敕撰
- 紫阳山下闻皇牒,地藏阶前拜诏书。 -- 出自宋·陈与义·拜诏
- 瘠壤仅容席,讼牒徒纷纶。 -- 出自宋·杨时·检田
- 枌社有谁藏旧牒,宾云无处问遗声。 -- 出自宋·杨时·和李倅游武夷
- 乾道淳熙间,随牒公之邑。 -- 出自宋·曾丰·送梁藤州广誉解组还朝兼简葛子章卢伯真
- 孤篷转徙空随牒,一出侵寻费三月。 -- 出自宋·曾丰·舟中书怀
- 旅舍既凄凉,台牒更狼藉。 -- 出自宋·晁说之·感事
- 休论瑞应夸图牒,羞死当年顾野王。 -- 出自宋·晁说之·书刘仲更春秋灾异後
- 藻蕴科名通谱牒,旦希优劣系修为。 -- 出自宋·刘克庄·送赴省诸友·林汝大
- 追逮有踵接,符牒动山积。 -- 出自宋·陈造·官务
- 尚忆前时司玉牒,试簪明日剪金花。 -- 出自宋·李新·寿王提举二首
- 一生惟许国,史牒谅盈编。 -- 出自宋·曹勋·故知院枢密相公叶公挽章二首
- 图状况传玩,志牒争编摩。 -- 出自宋·姜特立·赋桐庐陈守瑞粟图
- 聊把一麾随宦牒,只寻三径乐丘园。 -- 出自宋·姜特立·楼安抚挽诗
- 折桂时能取黄牒,肯堂赖子挹青毡,一新扁榜照华屋,共集尊罍招众贤。 -- 出自宋·楼钥·叔韶弟上连桂堂牌会群从
- 君于文忠公,谱牒明派流。 -- 出自宋·赵蕃·欧阳全真生日
- 金牛鏟光景,仙牒尚可阅。 -- 出自宋·周文璞·金牛洞
- 后来相继随宫牒,东西南北遥相望。 -- 出自宋·王迈·赠萧棠仲致政
- 花下帘栊閒讼牒,柳边亭榭见旌旄。 -- 出自宋·何梦桂·赠乔县尹
- 役胥遵大义,论牒上狂澜。 -- 出自宋·陈晔·我爱淳安好
- 乾符宜永握,瑞牒遂停披。 -- 出自宋·王炎·郊祀庆成诗
- 念为贫所驱,随牒二十年。 -- 出自宋·王炎·寓居分宁去故乡千里不归者二年思念松楸成长
- 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 -- 出自唐·张义方·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楼
- 防蠹旧编裁竹牒,蠲疴珍剂访芝苗。 -- 出自宋·宋庠·赠石龙赵山人
- 山鬼湘娥通系牒,梅兄礬弟绝藩篱。 -- 出自宋·项安世·次韵张直阁水仙花二首
- 追胥烦闾里,符牒纷以炤。 -- 出自宋·陈襄·送李惟肖尉尤溪
- 吏散庭空无滞牒,客来酒尽只新诗。 -- 出自宋·方大琮·送俊明李提举
- 宁夸衣锦光前牒,便拟挥金继昔贤。 -- 出自宋·傅察·无逸用前韵见谢复次韵三首
- 入承上合尚书牒,分掌中铨吏部郎。 -- 出自宋·李复·李无玷自左正言出守永州召为吏曹外郎尚阻叙
- 分茅锡土传家牒,钟鼎还须为勒铭。 -- 出自宋·刘骘·旧将
- 挂帆冲雪浪,怀牒董糟丘。 -- 出自宋·史弥宁·送伍启之赴严陵比较务
- 雅俗旧儒文,民牒少讼争。 -- 出自宋·田况·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冬至进天庆观会太慈寺
- 一官从此浪随牒,十生九死群鼪鼯。 -- 出自宋·王洋·寄曹嘉父
- 过为世希氏,史牒鲜著名。 -- 出自宋·吴城·过至孝墓
- 序劳合优迁,随牒更远役。 -- 出自明·王祎·赠陈宪史之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