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在第8个字的诗句
烽在第八个字的诗句
-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 出自宋·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 描写思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出自··
- 胡笳吹堕漾水月,烽燧传到山南城。 -- 出自宋·陆游·蒸暑思梁州述怀
- 晚来烟雨暗江干,烽火遥传画角残。 -- 出自宋·陆游·晚登望云
- 旌旗急引飞黄下,烽火遥连太白高。 -- 出自宋·王安石·寄黄吉甫
- 城外草黄秋有雪,烽头烟静虏无尘。 -- 出自唐·刘禹锡·送李二十九兄员外赴邠宁使幕
- 积阻关河固,绵联烽戍稠。 -- 出自唐·卢纶·太白西峰偶宿车祝二尊师石室晨…寄呈凤翔齐
- 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候多。 -- 出自唐·卢照邻·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
- 胡兵欲下阴山,寒烽远过萧关。 -- 出自宋·司马光·寒上
- 淮汴初丧乱,蒋山烽火起。 -- 出自唐·戴叔伦·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
- 日暮野人耕种罢,烽楼原上一条烟。 -- 出自唐·朱庆馀·都门晚望
- 江帆带雨人归后,烽火连天客罢休。 -- 出自宋·朱翌·寄刘明道
- 何地可潸然,阳城烽树边。 -- 出自唐·李益·军次阳城烽舍北流泉
- 边城已在虏尘中,烽火南飞入汉宫。 -- 出自唐·李益·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
- 边城已在虏城中,烽火南飞入汉宫。 -- 出自唐·李益·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
- 前年边马饮江水,烽火瓜州一水间。 -- 出自宋·韩元吉·送陆务观得倅镇江还越
- 鸣镝处,生缚胡雏,烽火传音耗。 -- 出自宋·方岳·喜迁莺·淮山秋晓
- 田园无际丰生产,烽火高台忆战争。 -- 出自·老舍·赠小海燕评剧团
- 去年作边吏,出入烽火间。 -- 出自宋·苏洵·送任师中任清江
- 去上作边吏,出入烽火间。 -- 出自宋·苏洵·送任师中任清江
- 一般行乐未知极,烽火忽至将如何。 -- 出自明·高启·明皇秉烛夜游图
- 卢龙已复两河平,烽火楼边处处耕。 -- 出自唐·李涉·奉使京西
- 榆叶飘萧尽,关防烽寨重。 -- 出自唐·贯休·古塞下曲七首
- 翰墨放怀新水石,烽烟回首旧蓬瀛。 -- 出自宋·刘子翚·长句寄尚明学士
- 铅椠一囊身计拙,烽烟匝地世途艰。 -- 出自宋·刘子翚·黄彦达之衡山有诗留别因次其韵
- 胡儿饮马彰义门,烽火夜照燕山云;内有于尚书,外有石将军。 -- 出自明·李梦阳·石将军战场歌
- 呼韩稽颡亦难恃,烽烟或报胡尘黄。 -- 出自明·王叔承·送吴子化北游因简童子鸣山人胡原荆御史
- 前时吉囊寇大同,烽火直达甘泉宫。 -- 出自明·杨慎·养龙坑飞越峰天马歌
- 那堪回首长洲苑,烽火年年报虏尘。 -- 出自唐·李嘉祐·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
- 稻禾水足青畴润,烽火宵閒紫逻清。 -- 出自宋·吴泳·寿张亨泉提刑三首
- 淮南草木识姓字,烽燧一扫边庭空。 -- 出自宋·楼钥·代魏丞相为钱参政寿
- 烟波乱逐鸱夷舸,烽火遥腾马偾辕。 -- 出自宋·孙锐·避虏入洞庭
- 那堪回首长洲苑,烽火年年报虏尘。 -- 出自唐·郭良骥·自苏州至望亭驿有作
- 狼烟篝火为边尘,烽候那宜悦妇人。 -- 出自唐·周昙·三代门幽王
- 仲宣楼上长回首,烽火连山欲断肠。 -- 出自元·华幼武·秋夜有感
- 落日平芜,点点余烽烬。 -- 出自元·邵亨贞·点绛唇·莫倚高楼
- 衣冠在野收亡命,烽火连营倒义旗。 -- 出自元·王逢·读谢太皇诏藁
- 只羡鸳鸯不羡仙,烽火未许换年华。 -- 出自当代·梁羽生·浣溪沙
- 萧索边声静,太平烽影稀。 -- 出自宋·田锡·塞上曲
- 晚烧色何赤,愁如烽火然。 -- 出自明·罗洪先·永市(七月朔)
- 锡命时时三殿下,烽烟夜夜七陵惊。 -- 出自明·吴国伦·庚戌秋纪事三首
- 方今圣人居大宝,烽燧无烟罢天讨。 -- 出自明·程敏政·题戎马出猎图
- 花时归客怕花残,烽火漫漫道路难。 -- 出自清·余楍·咏梅
- 辙乱旗靡绕旧畿,烽烟起处羽书驰。 -- 出自宋·陈淳·西楚霸王庙二绝
- 此到西陵路五千,烽台列置若星连。 -- 出自宋·马之纯·烽火台
- 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 出自明·戴良·登大牢山
- 杜鹃啼老洛城东,烽火郊畿纵犬戎。 -- 出自明·甘瑾·读靖康遗事
- 漠漠蒹葭断渚连,烽亭亭鼓报更传。 -- 出自明·甘瑾·长沙夹夜泊
- 河山半折北来路,烽火全惊西望尘。 -- 出自明·高叔嗣·再次真定城别陈秉中时自京西还
- 共来吴楚交兵地,烽火依稀似六朝。 -- 出自明·郭奎·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