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在第9个字的诗句
烧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出自宋·苏轼·海棠
- 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 出自唐·李白·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 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 -- 出自宋·苏轼·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
- 先生病不饮,童子为烧香。 -- 出自宋·苏轼·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
- 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 -- 出自唐·杜甫·铜官渚守风(渚在宁乡县)
- 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 -- 出自唐·白居易·与沈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
- 秦磨利刀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 -- 出自唐·白居易·咏史 九年十一月作。
- 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 -- 出自唐·白居易·赠朱道士
- 古壁苍苔黑,寒山远烧红。 -- 出自唐·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
- 僮奴课鉏菜,婢子学烧糠。 -- 出自宋·陆游·村舍
- 事须求暂假,宜睡称烧香。 -- 出自宋·陆游·小雨
- 鸿入青冥际,草生残烧中。 -- 出自宋·陆游·雪後
- 却嫌孤寂甚,支灶学烧丹。 -- 出自宋·陆游·初夏杂咏
- 催唤比邻同晚酌,旋烧筀笋摘青梅。 -- 出自宋·陆游·东园小饮
- 童子亦听睡,不复呼烧香。 -- 出自宋·陆游·目昏颇废观书以诗记其始时年七十九矣
- 耆年不下榻,童子为烧香。 -- 出自宋·陆游·游云门诸兰若
-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 出自魏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 水种新插秧,山田正烧畬。 -- 出自唐·岑参·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
- 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 -- 出自唐·岑参·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
- 腊雪销尽春风轻,火烧原头青草生。 -- 出自宋·欧阳修·马啮雪
-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 出自魏晋·曹植·送应氏
- 独鸟青天暮,惊麏赤烧残。 -- 出自唐·温庭筠·西游书怀
- 毒雾恒熏昼,炎风每烧夏。 -- 出自唐·韩愈·县斋有怀
- 四面星辰著地明,散烧烟火宿天兵。 -- 出自唐·韩愈·同李二十八员外从裴相公野宿西界
- 只有謪仙稽古堂,兵烧水毁草树荒。 -- 出自宋·杨万里·李师儒上舍稽古堂
- 千山溪沸石,六月火烧云。 -- 出自唐·元稹·虫豸诗·虻
- 枯木萧疏下夕阳,漫烧飞叶煮黄鲿。 -- 出自明·唐寅·枯木图
- 惟有所欢知此意,共烧高烛赏余春。 -- 出自明·唐寅·漫兴(十首)
- 埂外新陂绿,冈头宿烧红。 -- 出自宋·范成大·南塘寒食书事
- 书卖八分通字学,丹烧九转定人年。 -- 出自唐·王建·赠太清卢道士
- 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 -- 出自唐·张籍·古苑杏花
- 人间大竞渡,水上小烧灯。 -- 出自宋·文天祥·元夕
- 制衣新濯锦,开酝旧烧罂。 -- 出自唐·贾岛·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
- 暮磬潭泉冻,荒林野烧移。 -- 出自唐·贾岛·送觉兴上人归中条山兼谒河中李司空
-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 出自唐·贾岛·寄朱锡珪
-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 出自汉·两汉乐府·有所思
- 时邀府中饮,下箔蜡烧釭。 -- 出自宋·黄庭坚·送彦孚主簿
- 清新二大士,畀我夜烧香。 -- 出自宋·苏辙·问蔡肇求李公麟画观音德云
- 远浦横鱼网,高山起烧烟。 -- 出自宋·戴复古·舟中
- 径山一疏吼寰中,野烧苍凉悼达公。 -- 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45
- 塔影荫泉脉,山苗侵烧痕。 -- 出自唐·司空图·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
- 黑漆漆蒲团打坐,夜烧茶炉火通红。 -- 出自清·郑燮·道情
- 晋市飞樵札,燕郊落烧煤。 -- 出自宋·司马光·太行
- 海气层云尽,山烟远烧浮。 -- 出自明·汤显祖·恩平中火
- 恐至丹炉伤白蚁,懒烧松烛惜飞蛾。 -- 出自宋·白玉蟾·山居五首
- 却恐错穿桃杏径,高烧银烛照归来。 -- 出自宋·白玉蟾·红梅二首
- 流星夕照镜,烽火夜烧原。 -- 出自南北·庾信·咏怀
- 十载同栖庐岳云,寒烧枯叶夜论文。 -- 出自唐·杜荀鹤·哭山友
- 古道黄花落,平芜赤烧生。 -- 出自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一作招金部韦员外)
- 十样宫眉,两行红袖,烧烛围香玉。 -- 出自宋·无名氏·酹江月/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