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在第10个字的诗句
濯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初如濛濛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 -- 出自宋·苏轼·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
- 山头望湖光泼眼,山下濯足波生指。 -- 出自宋·苏轼·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
- 一笑翻杯水溅裙,余欢濯足波生隘。 -- 出自宋·苏轼·与胡祠部游法华山
- 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 -- 出自宋·辛弃疾·忆李白
- 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 -- 出自唐·王维·苦热行
- 楚人曾未知,但谓缨可濯。 -- 出自宋·陆游·新泉绝句二首
- 其二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 出自魏晋·陶渊明·时运
- 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 -- 出自唐·刘禹锡·百花行
- 况逢秋雨霁,浓翠新染濯。 -- 出自宋·欧阳修·登绛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
- 乘此澄清间,吾缨可以濯。 -- 出自宋·范仲淹·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九·天池
- 青荧文簟施,淡澉甘瓜濯。 -- 出自唐·韩愈·纳凉联句
- 西子织成新样锦,清晨濯出锦江霞。 -- 出自宋·杨万里·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 且留宿尘垢,莫遣新澡濯。 -- 出自宋·杨万里·秋衣
- 酒沾粉污,问何人、从此濯清泉。 -- 出自宋·吴文英·木兰花慢·步层丘翠莽
- 群山翠相抱,尘霭如洗濯。 -- 出自宋·曾巩·八月二十九日小饮
- 土鼓抱时山鬼听,石泉濯处涧鸥和。 -- 出自明·朱元璋·牧羊儿土鼓
- 闲从翠微拂,静唱沧浪濯。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背蓬
- 田野遂焦熬,蒿莱思沃濯。 -- 出自宋·梅尧臣·孙司谏知邓州
- 车骑踏春堤,翛然思如濯。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刘察院送客回过潩水马上有作
- 斗薮缨上尘,试就清涟濯。 -- 出自宋·王禹偁·八绝诗白龙泉
- 髭发照看添霰雪,冠缨濯後少埃尘。 -- 出自宋·王禹偁·丹河闲步
- 水贮见温润,墨发知瀺濯。 -- 出自宋·邵雍·王胜之谏议见惠文房四宝内有巨砚尤佳因以谢
- 漱石漱流俱可意,濯缨濯足且随时。 -- 出自宋·朱翌·观乌龙山瀑布
- 甽口涨新浮白腻,禾头濯秀湿青油。 -- 出自宋·陈著·次韵张子开喜雨
- 曼線长枝不自收,天姿濯濯与风流。 -- 出自宋·宋祁·禁中垂柳
- 袅娜脩茎青玉攒,凫翁濯罢翠痕乾。 -- 出自宋·宋祁·芦
- 倦体收来便稳榻,汗颜濯去快寒泉。 -- 出自宋·张耒·宿柳子观音寺
- 醉梦醒,向沧浪容与,净濯兰缨。 -- 出自宋·张炎·声声慢·门当竹径
- 静可钓纶垂,清欲尘缨濯。 -- 出自唐·朱长文·谒郭道冲唐师德登台偶作
- 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 -- 出自宋·刘克庄·兰
- 刘季嫚士如庸奴,对客濯足以两姝。 -- 出自宋·刘克庄·郦生长揖图
- 长松借高阴,飞瀑与清濯。 -- 出自宋·文同·大热过散关因寄里中友人
- 窗下斫琴翘凤足,波中濯锦散鸥群。 -- 出自唐·郑谷·蜀中三首
- 天中树木,高耸玲珑,向濯缨亭曲。 -- 出自宋·汪元量·瑶花·天中树木
- 秋雨养肥桑耳白,溪流濯出柳须红。 -- 出自宋·王之道·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 我来孟夏初,征衫汗如濯。 -- 出自宋·王之道·游白云山海会寺
- 西峰玉女欢相招,采芝濯足春潭碧。 -- 出自明·王叔承·仲昭约明岁游天台雁荡先以逍遥衣见赠作张公
- 丰仪翩翩秋宇鹤,颜色濯濯春月柳。 -- 出自明·杨基·梁园饮酒歌
- 未几会京国,君羽正濯濯。 -- 出自宋·强至·走笔成一篇答徐君先辈见寄
- 镜月澄心寒吏胆,条冰濯魄映儒冠。 -- 出自宋·吴泳·送梁漕江归
- 机上红,江头红,其织共濯皆春风。 -- 出自宋·郑刚中·园中锦被花始开一枝红白二色赵守以二诗见报
- 山水滥荣遇,讥诮亦难濯。 -- 出自宋·郑刚中·玉女泉以招提孤僻而名高华清泉坐天宝荒淫而
- 沧浪勿复歌,吾缨久已濯。 -- 出自宋·李弥逊·碧霄泉
- 东风先到江南岸,江山濯濯无尘埃。 -- 出自宋·仲并·代人上师垣生辰三首
- 欲揽姮娥,扁舟沧海,戏濯凌波袜。 -- 出自宋·毛并·念奴娇·素秋新霁
- 岸巾对飒爽,污垢亦小濯。 -- 出自宋·李流谦·苦热
- 踏遍春山,归来高卧,笑濯沧浪足。 -- 出自宋·葛郯·念奴娇·阳关西路
- 街名棋盘路九逵,江号濯锦如汙池。 -- 出自宋·楼钥·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 京尘久污巾履,颇思归濯吾缨。 -- 出自宋·楼钥·题老融画牛溪烟雨
- 我车昔载脂,柳色初濯濯。 -- 出自宋·杨冠卿·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