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在第13个字的诗句
潮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 出自·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
-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 出自宋·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出自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 出自宋·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 -- 出自宋·苏轼·临江仙 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 当日无人送临贺,至今有庙祀潮州。 -- 出自宋·苏轼·过岭
- 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 -- 出自唐·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 出自唐·白居易·潮
- 枕上酒容和睡醒,楼前海月伴潮生。 -- 出自唐·白居易·饮后夜醒
- 毡帐胡琴出塞曲,兰塘越棹弄潮声。 -- 出自唐·白居易·池边即事
- 下马长堤一吟望,梵钟杂送海潮音。 -- 出自清·纳兰性德·净业寺
- 晚悟一条差似可,孤舟渔火看潮平。 -- 出自宋·陆游·即事
- 斜日半竿羌笛怨,西陵寂寞又潮生。 -- 出自宋·陆游·郊行
- 野兴尽时尤可乐,小江烟雨趁潮还。 -- 出自宋·陆游·故山
- 安得移家常住此,随潮入县伴潮归。 -- 出自宋·陆游·渔浦
- 姚江乘潮潮始生,长亭却趁落潮行。 -- 出自宋·陆游·发丈亭
- 忆昨初为海上行,日斜来往看潮生。 -- 出自宋·王安石·铁幢浦
- 闸住清泉似镜平,闸开奔浪作潮声。 -- 出自宋·杨万里·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 万里长江一线横,好风时送晚潮声。 -- 出自宋·杨万里·寄题舒州宿松知县戴在伯重新紫霄亭二首
- 不是潢池赤白囊,何缘杖屦到潮阳。 -- 出自宋·杨万里·平贼班师明发潮州
- 一尘不随海风舞,一砾不随海潮去。 -- 出自宋·杨万里·雪霁晓登金山
- 行尽天涯未遣休,梅州到了又潮州。 -- 出自宋·杨万里·过瘦牛岭
- 潮户迎潮击潮鼓,潮平潮退有潮痕。 -- 出自唐·元稹·去杭州
- 楼阁万重秋雨里,峰峦四合暮潮边。 -- 出自宋·姜夔·平甫见招不欲往
- 如君之贫不可避,呼舟径渡寒潮外。 -- 出自宋·姜夔·送陈敬甫
- 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景似潮来。 -- 出自宋·范成大·秋前风雨顿凉
- 天宇四垂粘地近,海山一抹带潮低。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韵王夷仲正字同游成氏园
- 宝马十年听漏箭,扁舟一雨看潮痕。 -- 出自宋·范成大·送汪仲嘉待制奉祠归四明,分韵得论字
- 海接三韩诸岛近,江分七堰两潮平,拟将宽大来宣诏,先趁清和去劝耕。 -- 出自宋·范成大·初赴明州
- 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 -- 出自宋·范成大·重九赏心亭登高
- 二十年前鬓未斑,下滩归路落潮乾。 -- 出自宋·范成大·桐庐江中初打桨
- 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 出自唐·张籍·相和歌辞·江南曲
- 南北相过殊不远,暮潮从去早潮来。 -- 出自唐·韦应物·酬柳郎中春日归扬州南郭见别之作
- 渺渺乘风出海门,一行淡水带潮浑。 -- 出自宋·文天祥·过扬子江心
- 云散浦间江月迥,日曛洲渚海潮通。 -- 出自唐·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水寺
- 城上秋山生菊早,驿西寒渡落潮迟。 -- 出自唐·贾岛·送周判官元范赴越
- 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倾听海潮音。 -- 出自宋·黄庭坚·戏赠惠南禅师
- 全家醉著篷底眠,舟在寒沙夜潮落。 -- 出自宋·黄庭坚·清江引
- 甘露卷帘看雨脚,樟亭倚柱望潮头。 -- 出自唐·罗隐·寄处默师
- 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 -- 出自宋·苏辙·竞渡
- 十八里河船不行,江头日日问潮生。 -- 出自元·王冕·过渔浦
- 空江五更潮水生,橹摇一舸随潮行。 -- 出自元·王冕·过沧江
- 铁瓮独归三月寺,铜瓶轻挂两潮船。 -- 出自宋·林逋·西梁山下泊船怀别润州杲上人
- 一曲白云江月满,际天拖练夜潮来。 -- 出自宋·张先·望江南/忆江南
-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 出自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 东瓯城下泊,孤屿中流,明月秋潮夜来涌。 -- 出自清·朱彝尊·洞仙歌·苹洲小棹
- 横浦东连白塔云,下方钟鼓落潮闻。 -- 出自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
- 江干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 出自唐·陆龟蒙·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