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在第14个字的诗句
湍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红泥亭子赤阑干,碧流环转青锦湍。 -- 出自唐·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 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 出自宋·苏轼·游道场山何山
- 楼下玉螭吐清寒,往来蹙踏生飞湍。 -- 出自宋·苏轼·书韩干牧马图
-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 出自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 出自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 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 -- 出自唐·杜甫·夜闻觱篥
- 今霄莫说明朝路,万石堆心一急湍。 -- 出自宋·杨万里·暮泊鼠山,闻明朝有石塘之险
- 才转船头特地寒,初无风色自生湍。 -- 出自宋·杨万里·过太湖石塘三首
- 乃是家僮聊戏事,倒倾古井作惊湍。 -- 出自宋·杨万里·酷暑观小僮汲水浇石假山
- 自笑南来三换岁,一年一度犯惊湍。 -- 出自宋·杨万里·过黄巢矶
- 客行五月潦始涨,但见匹马浮黄湍。 -- 出自宋·范成大·灩澦堆
- 苍烟枯木共荒寒,篱落堤湾汹涨湍。 -- 出自宋·范成大·题李云叟画轴,兼寄江安杨简卿明府二绝
- 它日扁舟定归计,仍将犀玉付江湍。 -- 出自宋·苏辙·送钱承制赴广东都监
- 松林阴森白日静,忽惊人世如奔湍。 -- 出自宋·苏辙·次韵子瞻游道场山何山
- 昨夜忽惊雷破山,北来暴雨如飞湍。 -- 出自元·王冕·悲苦行
- 昨夜忽惊雷破山,比来暴雨如飞湍。 -- 出自元·王冕·悲苦行
- 先生卜筑江之干,轩窗萧洒鸣风湍。 -- 出自元·王冕·索笋长句寄傅隐君
- 飞乌绕树孤回首,断戟沉沙怒激湍。 -- 出自宋·白玉蟾·武昌怀古十咏·赤壁
- 腕下,多少孤城战马,一时都作哀湍泻。 -- 出自清·陈维崧·春夜听客弹琵琶,作隋唐评话。
- 汜水东来,荥阳西去,伤心斜日哀湍。 -- 出自清·陈维崧·过虎牢
- 自哂鄙夫多野性,贫居数亩半临湍。 -- 出自唐·钱起·幽居春暮书怀(一作石门暮春,一作蓝田春暮
- 萧关夜开月团团,弹筝古峡鸣哀湍。 -- 出自宋·梅尧臣·寄渭州经略王龙图
- 平明解船建溪去,轻齎快意不长湍。 -- 出自宋·梅尧臣·送建州通判沈太博
- 骨冷魂清北风里,更临江槛俯惊湍。 -- 出自宋·朱翌·雪作儿童以衣袖盛之如柳花状
- 暝色未昏微逗月,奔流不舍远闻湍。 -- 出自当代·钱钟书·傍晚不适意行
- 车愁羊肠夜险折,船畏人鲊晨惊湍。 -- 出自宋·张耒·行路难
- 龙门曾共战惊澜,雷电浮云出浚湍。 -- 出自唐·薛逢·上吏部崔相公
- 淮南山色一千里,落水层城江更湍。 -- 出自宋·韩元吉·次韵赵公直题米元晖画轴
- 记取今年修禊日,三人于此向风湍。 -- 出自宋·苏泂·次韵刍父上巳日同游朱园四首
- 六出英英九夏寒,短丛香玉映清湍。 -- 出自宋·苏泂·赠耕堂栀子花
- 闰月萧萧万木残,危矶袅袅压江湍。 -- 出自明·吴兆·闰九月燕子矶登高用寒字
- 似嫌甲第施朱戟,别筑茅亭俯碧湍。 -- 出自宋·刘克庄·题方寺丞西重山瀑布亭
- 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 -- 出自唐·严武·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
- 江月上时凉意足,四弦三弄泻惊湍。 -- 出自宋·周必大·茶园王琰求清暑堂诗次王民瞻敷文胡邦衡资政
- 古木千章荫浅滩,干霄危石噀飞湍。 -- 出自·张衡·龙潭瀑布泉
- 客路上头穿鸟道,行人脚底踏风湍。 -- 出自元·张翥·范宽山水
- 湘水东去注不极,我心夜夜如鸣湍。 -- 出自宋·郑獬·感怀
- 夫子文章却异端,横流遏尽见平湍。 -- 出自宋·强至·某前日以鄙诗叙谢通判国博特垂宠和谨复依韵
- 忽忆玉虹孤笛夜,曲肱终约听鸣湍。 -- 出自宋·吴则礼·黄伯钧示诗因次韵
- 树拥山根张密幄,云随雨脚走惊湍。 -- 出自宋·李弥逊·次韵才子曹溪道中
- 麈尾有言皆灌枯,尘中无路不惊湍。 -- 出自宋·曹勋·题钱参政东岩
- 萍实乡中雨初歇,野溪流水奔惊湍。 -- 出自宋·廖行之·萍乡道中
- 昨宵虚落才闻鼓,明夕江皋想枕湍。 -- 出自宋·赵蕃·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 闻道高原尚苦乾,未妨平陆欲生湍。 -- 出自宋·赵蕃·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
- 舆夫重说松原山,如此积雨应生湍。 -- 出自宋·赵蕃·芙蓉道间二首
- 翠篠萧骚入屋寒,欻惊平地起风湍。 -- 出自宋·赵蕃·骤雨记所见
- 浇胸细酌杯中物,洗耳饱听溪上湍。 -- 出自宋·赵蕃·子畅雨中见过且惠以诗乃用蕃谢文显载酒之韵
- 七尺经霜翠竹竿,斩来石壁钓江湍。 -- 出自宋·汪莘·秋兴
- 松风一壑逼人寒,老石瑽瑽响碧湍。 -- 出自宋·程珌·江山道中瀑布
- 个中习尚元淳厚,论性空烦喻决湍。 -- 出自宋·张明中·和陈丞题阳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