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在第14个字的诗句
淮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白马津头春水来,白鱼犹喜似江淮。 -- 出自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 乡国飘零断书信,弟兄流落隔江淮。 -- 出自宋·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
- 珍禽声好犹思越,野橘香清未过淮。 -- 出自宋·苏轼·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
- 熙宁十年秋,河决澶渊,注钜野,入淮泗。 -- 出自宋·苏轼·河复(并叙)
- 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穷边指淮淝,异域视京雒。 -- 出自宋·陆游·醉歌
- 宣王侧身内修政,常德立武能平淮。 -- 出自宋·王安石·董伯懿示裴晋公平淮右题名碑诗用其韵和酬
- 剩留官屋贮酒母,取醉不竭当如淮。 -- 出自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 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世宗初伐淮。 -- 出自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 萧条中原砀无水,崛强又此凭江淮。 -- 出自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 昨夜月明江上梦,逆随潮水到秦淮。 -- 出自宋·王安石·江宁夹口二首
- 乡闾礼让已成俗,余风渐被来江淮。 -- 出自宋·欧阳修·送章生东归
- 东海复东几万里,扶桑顷刻到长淮。 -- 出自宋·杨万里·渎头阻风
- 子胥流向江南去,我独他皇夜走淮。 -- 出自宋·文天祥·真州杂赋
- 梅生红粟初迎腊,鱼跃银刀正出淮。 -- 出自宋·苏辙·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
- 侥幸故人仍满眼,猖狂乞食过江淮。 -- 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94
- 访旧约僧登北固,破程乘月宿清淮。 -- 出自宋·林逋·送史宫赞兰溪解印归阙
- 此声喜喜复哀哀,我志渺然在江淮。 -- 出自宋·白玉蟾·赠陈高士琴歌
- 东都车马苦飞霾,南国桅帆喜过淮。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杭州梅龙图入淮见寄
- 侍亲数数来浮汴,护榇迢迢复渡淮。 -- 出自宋·梅尧臣·过淮
- 豁然天外见白日,为君挂席凌清淮。 -- 出自宋·晁补之·淮壖
- 疑是盱眙郭门外,月明帆席过清淮。 -- 出自宋·张耒·度洛因泛舟东下数里颇忆淮上
- 欲观礼乐问文物,但见鼙鼓鸣江淮。 -- 出自宋·韩元吉·偶得佳酒怀尹少稷闻其连日致斋在台作长句寄
- 堪笑当时谁督府,卷旗夜半渡长淮。 -- 出自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 买得扁舟如箬叶,又随明月过秦淮。 -- 出自宋·苏泂·建邺即事
- 黄道正中垂日月,赤囊犹遽接江淮。 -- 出自宋·方岳·太庙斋宿
- 春中酣酣破宿霾,春心衮衮泻长淮。 -- 出自宋·强至·春日山中感怀
- 云气蓬瀛兮观虚皇,膏馥沾被兮淮之乡,君之惠兮乡之人不可忘。 -- 出自宋·陈造·楚辞三章送郭教授趋朝
- 傥使文章敌天下,再使神禹驱秦淮。 -- 出自宋·李廌·题郭功甫诗卷
- 朝随召节赴天阙,夜驰使馹归长淮。 -- 出自宋·楼钥·寿安抚伯父
- 天运无穷成变化,水流不息作江淮。 -- 出自宋·魏了翁·以使事过成都讫事而归虞万州成都尉高表史拉
- 轒輼犹未空三辅,鼙鼓何当静两淮。 -- 出自宋·程公许·甲午岁除即事二首初聘召之命末章感遇述怀
- 笙歌围坐花如海,肴核堆山酒若淮。 -- 出自宋·程公许·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
- 昔东晋王茂弘诸人,登新亭,望长淮,自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 出自宋·岳珂·赵德麟召还诗帖赞
- 雨翻茶崦春离岳,风飐监旗晓渡淮。 -- 出自宋·董嗣杲·富池客中
- (《赠黄岩》,并《雅言系述》)淮船分蚁队,江市聚蝇声。 -- 出自唐·郑遨·与罗隐之联句
- 金陵旧曾游玩,御街灯火,远照秦淮。 -- 出自元·梁寅·玉蝴蝶 丙午元夕
- 愁送客帆西去尽,日随潮水到秦淮。 -- 出自宋·章甫·忆王履方
- 燕山漕粟初航海,浙水移家半人淮。 -- 出自宋·林景熙·浙中饥甚六月一雨颇慰
- 玉笥孤帆唤不来,长风破浪忆江淮。 -- 出自宋·林景熙·陶山十咏和邓牧心·石船
- 鵷鹭倾心望归洛,貔貅贾勇待平淮。 -- 出自宋·陈天麟·纪颂
- 长桥身作长城梦,南五湖天北济淮。 -- 出自宋·方回·寄魏景山
- 松声夜落千年洞,山势晴连万里淮。 -- 出自宋·郝某·宣和癸卯登浮光山
- 好是鲁儒争就学,不辞千里过江淮。 -- 出自宋·李至·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 数点远山如越县,一条寒水似秦淮。 -- 出自宋·林亦之·草堂同爨呈稚春
- 正传阁上一观,不觉双眉陟聚,秦淮一带西流去。 -- 出自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
- 我计已成桴入浮,君行初似橘逾淮。 -- 出自宋·王阮·陈弥高惠诗次韵言谢一首
- 长江千里真险哉,煌煌晋业流秦淮。 -- 出自宋·王阮·续湖阴曲一首
- 此身已是萍游客,终日行江夜宿淮。 -- 出自宋·袁说友·舟行跨江之南北随流以行夜船多在淮西
- 此行乘雪蔡州平,书生拟献《平淮颂》。 -- 出自明·周之翰·送马秋野千户出征淮西
- 半晴半雨龙归海,冲暖冲寒雁度淮。 -- 出自元·陈基·游狼山寺(三首)